中国顺差进入长期收窄通道

2011-4-22 15: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约3.1%,今年将继续收窄    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今年贸易顺差将继续收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将降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年贸易会继续趋于平衡,去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大概3.1%左右,处于比较合理的区间,这一比重在今年将进一步收缩。 
  多因素“狙击”出口 
  姚坚表示,经济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政策的重点,而促进贸易平衡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将决定中国未来贸易结构的走势。此外,姚坚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人力资源成本上涨、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等都将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的“ 拦路虎”。 
  “以前做童装很赚钱,但现在棉花价格上涨得太快了,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提价,但又不能提太高,太高就没人要了。”浙江一位童装厂老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缺乏定价自主权,童装的出口价格并没有和原材料价格同幅度上涨。 
  第一季度,中国外贸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这是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第一季度贸易逆差主要因为进口增速较快,特别是资源品进口价格上升,“这是特别具有输入型逆差、输入型通胀因素的表现。”姚坚解释。 
  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原油、铁矿砂、成品油进口数量分别增长11.9%、14.4%和27.7%,价格分别增长24.3%、59.5%和18.7%,三种商品合计拉动进口增长9.1%。 
  姚坚称,从当前中国工业规模来看,资源品的进口可能还会维持相当的时间,还会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是,“由于贸易条件变化,特别是价格变化引起的贸易逆差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他称,要在体制机制上长远地研究资源类商品的经营模式问题。 
  姚坚预计,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年贸易会达到基本平衡的状况,贸易顺差会继续收窄。 
  长期收窄趋势难改 
  有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的历史趋势看,中国也将经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贸易方面的历程,中国近几年来在出口方面的优势将被印度、越南等更具优势的国家替代。 
  此外,中国也正在经受着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商务部昨日发布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中显示,2010年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共遭受国外66起“两反一保”调查,涉案总金额为7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43起、反补贴案件6起、保障措施案件16起、特保案件1起,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19起美国337调查。 
  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如果中国企业仍然遵循以前依靠价格打天下的思维逻辑,将会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以价格为理由提出贸易保护非常简单。”该专家表示,如果中国的产品价格还低于印度等国家很容易进入欧美国家的反倾销“黑名单”。 
  姚坚表示,其实美国之所以长期以来在中美贸易中设置贸易壁垒、其源头就是持续地认为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美国其实是以贸易平衡为借口来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