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创新模式缔造全球商贸物流产业帝国

2011-4-20 15: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中国商贸物流产业现状 

    中国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链条中,还处于“中国制造”阶段,仍然成为其它经济发达国家的制造加工者,获取没有任何经济附加值的底层极低的经济效益,流通及物流领域的增值服务利润大部分被经济发达国家或产品需求国所获取。这种以资源消耗 -

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可以使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不能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却不是商贸大国。在国际流通与物流的渠道建设上远远落后,“中国制造”销往国际市场的产品基本上都依赖国外企业的流通与物流渠道,市场基本掌握在别人手里,缺乏市场主导权。 

    中国流通与物流产业多年来形成的条块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面,整体流通与物流领域出现“小、散、乱”的状况,供需信息极不对称,导致多次交易、货物倒流、重复投资、产能过剩等,使企业交易成本、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制造业需要。 

    因此,大力发展我们中国的全球化商贸物流发展体系,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贸易强国的转变,实现商贸物流一体化,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课题。 

    吉田集团,顺应这一经济发展的潮流,为落实国家十一五战略规划、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经济区域发展规划,创新流通吉田模式,为我国企业提供供应链流通环节的一体化服务,使企业在流通过程中实现一次交易,一次运输,一次交付,一次结算,有效降低企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资金成本,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四流联动”,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构建“网联全球、物通四海、融汇天下”的流通与物流渠道,为中国商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分销提供全方位系统服务。 

    二、吉田模式概述 

    以“网联全球、物通四海、融汇天下”为理念,创立全面实现“三流合一,四流联动”,这一独特创新的吉田模式:会展牵引、商贸繁荣、产业承载、物流连接、信息支持、金融护航。 

    1.会展牵引:会展主要包括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会展工作需要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商业、广告、通讯、建筑、边检、海关、保险等诸多部门提供配套支撑,会展活动导致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对国民经济产生1:9的强力拉动效应。 

    我们会免费提供给客户30-50平方米的展厅,作为会展中心吸引客户入驻的条件。通过从战略合作伙伴的电子商务平台,筛选出符合入驻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入驻,以带来人流和商流。 

    2.商贸繁荣:通过会展人流的增加,带动采购、商贸繁荣,从而带动其他业态的发展;商贸包括商业配套、批发、零售、专业市场等,最终达到区域繁荣和稳定; 

    3.产业承载:以制造业,包括原材料的生产,物流园区内的产业及周边产业的支撑; 

    4.物流连接:通过布局全球的物流营运网,为客户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装卸、订单处理、物流增值、质押监管等全面物流服务,并通过物流资源和货源的整合,制订各类物流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信息支持:通过对企业、商品、资源、服务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发布,实现供需信息称,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并协助客户实现信息交流,促成交易、物流、结算等业务的发生和完成并实现全过程的跟踪与管理,分析各类信息和数据,定期为客户提供市场和行业报告,帮助客户了解市场和行业动态。 

    6.金融护航:通过与各种产业政策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通过与各种华侨家族财团、商会、PE/VC投资机构建立的战略合作,为集团及客户融通资金,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三、吉田模式的战略目标 

    吉田拟用5-10年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不少于30国际商贸物流城基地,总投资规模:500-800亿元,总交易规模:30000-50000亿元。 

    四、吉田模式的全球战略布局规划 

    根据中国已形成的八大经济区区域格局,以国家产业经济区划分为依据,以经济容量(GDP)水平和发展前景为基础,以产业强度为支撑,以立体交通枢纽为纽带,进行国内布局。 

    1、中国区域布局:“一总七核八轴十环” 

    在八大经济区的泛长三角设立一个总部中央枢纽中心基地;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渤海湾经济区、泛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西南经济区、陕甘宁青经济区、西部生态经济区等七大经济区设立七个一级核心基地;以“一总”及“七核”圆点,在各省级区域设立八个二级轴心基地;十环:以总部中央枢纽中心基地为核心,形成环形辐射,在地级市设立十个以上三级基地,共26个国际商贸物流城基地。 

    2、国际区域布局:设立四个以上一级基地 

    在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各选一个以上的商贸物流跨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形成全球超过30个商贸物流基地,共同组成联通全球的完整的国际商贸物流覆盖网络,真正实现“网联全球、物通四海、融汇天下”,缔造全球商贸物流产业帝国。 

    3、国际商贸物流城占地规模:“一总”占地6000亩、“七核”占地3000-5000亩、“八轴”占地1000-3000亩、“十环”占地300-1000亩。 

    五、吉田国际商贸物流城功能区划分 

    划分为两大区域:软物流区和硬物流区。 

    一)软物流区: 

    1、会展商贸博览交易和商务旅游区。建设一批中高级博览展示中心、体验中心,并吸收专业批发市场和商业中心等,是常态多功能化的商贸世博会。在该区域内根据地域特性和商务旅游及会展交易体验的功能特性,分别设计不同规模和外观形态的会展中心、博览展示和交易中心、看样订货交易中心、企业生产展示中心、未来科技博览中心。利用城区特色,区内水系和交通通道,形成建筑外观、会展展示、景观生态、科技创新、民族风情、商务购物等各特色,打造情境商旅中国游,东方水城威尼斯一日游,公园购物本地游。 

    二)硬物流区: 

    作为传统物流产业区域,主要功能包括港口、仓储、物流、货场等,设有港口装卸区、仓储配送区、铁路装卸区、公路装卸区、露天货场区等。 

    六、建设营运周期 

    1、建设周期:总部中央枢纽中心和七个核心一级基地,均计划分3-5期建设,用5-10年时间,建成运营20个一二级商贸物流基地和10个三级商贸物流基地。 

    2、营运周期:每一基地,在一期建设完毕便开始营运。通过一期的营运,实现滚动式发展。根据建设进度,逐步实现2期-5期的全面商业运作模式复制和规范化营运管理。 

    七、吉田经营模式创新 

    一)全新流通模式 

    提供公平的交易平台,解决传统市场的种种弊端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汲取摊位制、超市制和连锁制的市场业态优势,集商业、零售、批发市场与现代物流于一体,创造商品价值在市场中实现和提升、商品采购成本在物流中降低,新型流通模式。 

    1)无纸化交易模式。实现无纸化按键成交的方式。 

    2)全天候交易模式。24小时运转,打造全天候无国界交易平台—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3)商品双通道展示模式。商品以实物展示和通过数字化传媒以最逼真的非实物展示,利于最快见到新产品样本。 

    4)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在金融服务的全面化与全程化导引下,统筹全部中介服务形成一个产业链,保证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优共赢的方式实现跨国采购。 

    5)遥控化物流配送模式。对实物的物流配送采取遥控化、虚拟化方式,使产品从厂到用户的直接输送,把中间环节减少到零,实现从制造地到销售地的无缝对接。 

    6)创新展交会与物流园观念。 

    7)娱乐休闲购物模式。当人们用短短几秒、几分钟、几小时就完成过去用几天、几周才能完成的交易之后,余下的时间就是好好休闲娱乐一番的好机会。 

    二)商贸交易体验模式 

    关注顾客整个购买过程,能够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元素给顾客创造独特愉悦的心理体验的商业模式。从顾客进入商业体开始,整个消费过程能够给他们更多的除了购买的满足之外,更多的心理愉悦的感受。 

    三)创新节地模式 

    规划区的中心和部分核心区域,将采用节地模式。建筑物底层大部分架空作为停车场,使每平方公里能停2万辆车;将地面50%以上的人流和全部自行车流高架到连接各个主要功能区的廊道上,从而实现人车彻底分流,达到车速每小时60公里效果;由于高架人流,将为商家带来两倍以上的商业人流; 

    节地模式,根据相关数据可节地两倍以上。为未来城市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将积极地付诸实践,成为新城市的标杆。 

    七、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 

    1、以总部中央枢纽中心基地为例。 

    如果分五期建设,每期建设80万平方米:按博览展示、总部商务、生活配套的4:3:3模式,混合布局。 

    1)博览展示每期32万平米X5期,一共160万平米,以每个展位平均30平米计算,将可进驻企业达到5万家; 

    2)展位将以免租金形式,从战略合作伙伴电子商务网平台上精心选出50000个国内大中型优秀企业,从各国领事馆、商会、协会、各国供应商、采购商,再由战略合作伙伴电子商务网平台上精心选出50000个国际上大中型优秀企业,进驻到我们的商务平台; 

    3)如果每家进驻2人作为产品维护,就有超过10万人作为商贸物流城的常驻人口; 

    4)为服务展览所需的工作人员,也会达到3万人以上; 

    5)每天参加博览展示会的商务活动的流动人员,会有近5万人; 

    6)而配套的商业、酒店、旅游、服务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将达到5万人以上. 

    因此,城内每天的人流量,将达到23万人次,将解决超过18万人的就业问题。 

    (二)经济收益分析: 

    1、交易额:保守估计,5万家企业,每家每月交易50万,每家全年平均交易500万计,仅博览展示区的交易量将达到2500亿以上; 

    2、税收:如果按1%的税率计,每年至少上缴税费超过计25亿; 

    3、相关产业收益:会展经济本身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可以带动如餐饮、酒店、商业、通讯、广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同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经济综合平均拉动系数约为1:9,即如果展览业的收入是1,相关产业的收入则是9。 

    八、战略合作伙伴 

    1、选择国内一至两家大型物流集团企业,国外三至四家跨国大型商贸物流集团等着名企业,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2、选择三家以上国内国际制造业、采购业、商品交易类B2B电子商务网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3、以控股参股形式,收购兼并国内国际制造业、采购业、商品交易类B2B电子商务网站; 

    4、选择国内国际多家专业及新闻、网络传媒,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5、选择国家产业政策银行、商业银行家、华侨家族财团、商会、PE/VC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与国际财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吉田商贸物流城项目,将采用全新的模式,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整合与共享;将建成兼卫星城、博览城、公园城、信息城、商贸城和旅游城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确立全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缔造一个全球商贸物流产业帝国。 

    吉田商贸物流城项目,高起点、高价值的城市功能,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繁荣、税收收入和解决大量就业人口,增加消费,帮助当地经济实现增长转型,将是当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