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日零部件产业意义不大

2011-4-19 14: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占外贸出口总量达60%的我国机电产品已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达159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跃居全球第一。同时,机电产品又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多次表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的关键。
  第109届广交会期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家大力气支持绿色产业的背景下,实现绿色产业转型,对企业来说空间很大,企业要及时找到合适的措施和办法,找到合适的市场,中国机电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来临。
  日本核心零部件90%以上可以替代
  南方日报:“3·11”日本地震后,不但日本订单出现锐减,我们很多需要用到日本产的零部件的机电产品生产也受到影响?
  姚文萍:我们有些部件是从日本来的,但只是一部分企业,不是所有的企业。这些企业出货的速度,生产的周期受到影响,而受到影响后会产生连带反应,但这个连带反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原因在于,现在我们的产业和日本关联不深。从日本进口的核心零部件90%以上可以替代。没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如电视机面板,日本不行了还有韩国,另外咱们自己也在生产,咱们自己研制开发的也不错,还有一部分是台湾来的。
  南方日报:最近有报道说,由于日本地震,日本或许会转移其零部件生产到其他国家,如中国。这对我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日本地震后,是否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姚文萍:据我所知,日本现在还在救灾,根本顾不得这个。况且即使日本真的产业转移过来,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大的生产能力,日本这一点点的转移意义并不大。我们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企业有了核心研发能力,也就有了生存能力。现在中国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质量好,品牌效应显示出来了,生产水平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提高了。在电子消费类行业、家电行业,咱们是不怕风吹雨打的。
  企业拥有定价权有助消化通胀
  南方日报:今年一季度,我国罕见地出现了高达10亿多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近6年来首次。我们应怎么看这一逆差?
  姚文萍:近年来,我们一直贯彻“保出口、增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贸易思路,这是科学、理性的。而其中“保出口”就意味着我们支持出口,出口政策都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大的起伏和变化。
  今年一季度的10亿美元逆差就证明我们的发展是很良性的。我们的贸易平衡是通过促进口完成的,不是压出口,贸易平衡能控制到这个程度,是很可喜的。而在保出口上,我觉得“政府很给力,企业很卖力”。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政策稳定,二是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市场、法律,经济调控大的环境),让政府找到它合理的位置。我们市场是平稳的,不是政府说想压想保就能解决的,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宏观调控引导下的市场行为。
  南方日报: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剧已经是事实。随着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均出现大幅上涨,出口企业压力不断加大。您认为企业该如何缓解通胀压力?
  姚文萍: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原料涨了,价格就得上涨。对于拥有定价权的大企业,很多矛盾的问题都能消化掉。但对于中小企业,原材料涨价对他们负担则很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定价的自主权。我认为原材料涨价是避免不了,改变不了的,关键是理智地控制风险。
  品牌塑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南方日报:机电企业走出去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先驱,但在创建国际品牌中,机电产品被寄予了厚望,您如何看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
  姚文萍:走出去不是国家要求的,而是企业自己要做的。家电企业这两年加速在国外设厂并实现盈利,靠的是不断涌现的新产品,以及新产品带来市场的活力。但得清楚看到,我们的品牌还是很少的,我们的人是千军万马,但我们的品牌不是千军万马,这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品牌塑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必须要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