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座水做的桥

2011-4-15 13: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如果桥上走的是船,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惊讶,难以相信。但在德国就有这样一座桥,桥面既可以供行人、车辆通行,也可以行船荡舟。 
  这是一座桥中桥,或者,可以称其为渡槽。确切地说,这座桥中间行船,两侧留出通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这就是德国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也称跨河水道(Wasserstrassenkreuz)。 
  这座奇特的桥中桥连接着德国两条重要的航运运河:易北—哈维尔运河(E l b e-H a v e lC a n al)和马格德堡(Ma g d e b u rg)附近的米德兰运河(Mittellandkanal),并直通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山谷(Ruhr Valley)的中心地区。 
  现在的马格德堡水桥于1997年正式开工建造,历经6年、花费5亿欧元,于2003年10月开通并投入使用。 
  追溯这座桥的建筑历史,我们则需把目光投向1919年。近百年之前,德国工程师就已经开始酝酿连接两大运河的计划,并形成了初步的构思。经过一系列论证,1938年,罗腾湖马格德堡水桥远景(R o t h e n s e e)升船机及大桥锚碇安装就位。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可以称之为浩大的工程眼看就要开始了。当人们期待着德国创造桥梁界奇迹的时候,德国人却给了世人一个更大的新闻: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几乎耗干了德国全部的精力与财力,却在1945年给了这个国家一个致命的打击。战败后,德国经济一度陷入困境。接着,东、西德分裂,不同的政体、迥异的经济发展速度,导致位于东德的马格德堡水桥建设项目一拖再拖。 
  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后,首先对公路、桥梁进行统一编号,并重新编制道路交通重大工程规划。马格德堡水桥作为优先项目,终于再度被人们想起,并提上德国重建的议事日程。 
  1997年,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连接柏林的内陆港与莱茵河沿岸港口的马格德堡水桥工程开工。这个为使运输船舶得以跨越易北河而建设的庞大的“浴缸”,共耗费了2.4万吨钢材和6.8万立方米混凝土。2003年10月,马格德堡水桥开通,全长918米。水桥开通后,船只可通过运河,大大缩短了到达鲁尔区和柏林的距离,也疏通了东西方向的水陆交通。而在此之前,在米德兰运河和易北河—哈维尔运河之间行驶的船舶不得不绕道12公里,通过易北河罗腾湖船闸(Rothensee Lock)和涅格利普船闸(NiegrippLock)通行。 
  如今,东部的米德兰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维尔运河通过马格德堡水桥连接在一起,从该桥通过易北河还可到达汉堡的海港和南部的德雷斯顿, 甚至捷克。独特的地理位置, 让这里成为水路、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由于水桥位于马格德堡附近的霍恩沃特城外,恰是当地交通的集散地,各种交通设施齐聚于此,因此,水桥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马格德堡水路十字路口”。 
  水桥作为交通设施,每天从桥上通过的船只不计其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为方便游客,当地相关部门在水桥附近开辟了停车场,并在桥上设置了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它信息标志。桥的一端,一块金属牌上详细写着水桥的建筑历史。 
  水在桥上,桥在水中,虽然几经周折,马格德堡水桥仍不啻为桥梁界的一个奇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