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

2011-4-11 15: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 日前,市口岸办印发了 《关于2011年口岸跨区域合作工作的意见》,提出2011年将延伸青岛口岸服务功能,拓展海陆腹地,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强化口岸集疏运枢纽功能,深入推进青岛口岸跨区域合作,努力促进青岛口岸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省际区域直通合作
意见提出,今年将深入推进通关模式改革,简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各查验单位将深化区域通关、多点报关、分类通关等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省际区域直通合作,实施“口岸直通式放行”模式,探索实施“产地检验、口岸出单”和“口岸转检、属地报检”的进出口通关模式。深化船舶“在港零待时”服务,提高口岸危险品集装箱监管效率,支持青岛港开展内外贸同船同港运作等通关改革,推出更多便捷通关举措,给予企业更大便利;切实做好通关便利政策的宣传解释,指导帮助企业适应新的通关模式要求,使企业得到更多便利、实惠。
强化无水港支线港支撑
意见提出,今年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依托港口、物流企业等载体,鼓励港口企业加强与沿黄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企业合作,与腹地货主企业加强战略联盟,支持青岛企业对内地无水港和周边支线港进行投资建设,开展集装箱中转业务,强化无水港、支线港对枢纽港的支撑作用,实现由松散型合作向利益相互渗透的紧密型扩张,构建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利益一体化港口网络布局,力争年内有1至2个服务青岛港的内地无水港建成投入使用。
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
意见提出,今年将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着力构建以港口设施为核心,公路、铁路和支线运输为依托,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强化口岸集疏运枢纽功能。一是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要抓紧明确操作外贸集装箱的运作模式,在不增加货主、企业负担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运价水平,增强对货主企业吸引力。同时,按照程序做好设置监管场所的申报工作,并在口岸查验单位指导下,积极推进相关查验设施建设,完善中心站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分拨、集散功能,壮大青岛口岸海铁联运优势,使之成为连接内陆和口岸的便捷、通畅的铁路集装箱运输枢纽。二是港口、铁路要落实服务承诺,争取优惠运价,切实做好过驳运输运力保障,想方设法减轻恶劣天气不利影响,提高海铁联运集装箱的发运速度。三是物流企业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开发适运箱源,加强协作配合,大力发展以五定班列为代表的海铁联运业务,年内争取开通一至二条新的铁路集装箱五定班列线路。
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
意见还提出,今年将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年内争取突破欧美货运航线,完善青岛空港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强化与经济腹地城市的合作,做好威海、济宁两地空运异地货站建设工作,争取年内开通运营异地货站。 (本报记者 沈俊霖)
作者:沈俊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