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经济改革试点启动 建成环湾特大城市

2011-4-1 10: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根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讨论稿),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优先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使青岛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区域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成为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城市。 

    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方面,目标是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一带”是指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 、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 

   ■重点推动五个功能带动区 

    加快大炼油二期项目建设 

    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 

    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位于胶南泊里、琅琊镇。功能定位为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的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重要现代海洋工业聚集区;未来本市“港区、临港产业区、城区、生态区”四位一体的新港城。重点是加大港口建设力度,争取到2020年形成3.1亿吨港口吞吐能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将港区列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争取将港区确立为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打造中国干散货指数——董家口指数。争取在港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或保税港区。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 

    西海岸经济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国际期货交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自由贸易港区;山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重点加快推动保税港区尽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培育壮大港口物流、港航服务、跨国采购、创意研发、滨海旅游、服务外包、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制造、汽车、石化等临港工业。加快大炼油二期、直升机制造、唐岛湾国际游艇俱乐部、海上嘉年华等产业项目建设。 

    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位于胶州湾北部。功能定位为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辐射带动红岛、上马、棘洪滩、河套等周边区域发展,打造第三代生态型科技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道路、地下管网、水系景观等基础设施,实施数字园区建设工程,建设生态智慧城区;加快红岛、上马、棘洪滩、河套等周边区域发展,建设创意动漫基地,发展旅游、商贸、居住、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业,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 

    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主要包括市内四区和城阳白沙河以南环湾区域。重点加快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影响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不符合城市功能规划的企业搬迁。市南、市北西部片区,结合港区功能提升更新,发展旅游休闲等产业,加快推进南中北岛、小港湾区域的建设,打造港航经济服务区,同时发展旅游、商务、休闲产业,塑造优美的湾口天际线,构成拥湾城市形象的主要节点;四方、李沧至城阳环湾区域,积极实施老工业区的产业转型和空间重组,升级换代都市产业,建设四方滨海欢乐城、李沧新客站周边商务办公区、流亭现代服务业区。 

    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 

    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包括即墨市的鳌山卫镇、温泉镇以及崂山区的王哥庄街道。功能定位为我国海洋领域最主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山东半岛高端会议中心、商务会展中心、滨海旅游度假中心;青岛市东翼海湾型新城。重点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研项目,面向国内外,引进海洋领域科技研发机构;依托港中旅海泉湾旅游项目、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 、中国国际(青岛)服务外包产业园、仰口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发展滨海旅游、温泉度假、疗养康复、商务会展;统筹鳌山卫镇、温泉镇以及崂山区的王哥庄街道建设规划,为周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 

    ■多点支撑发展产业聚集区 

    建好黄岛即墨汽车生产基地 

    现代渔业聚集区 

    重点建设好鳌山湾池塘与底播增养区、车岛东部网箱及藻类养殖区、田横岛南部网箱及藻类养殖区、薛家岛网箱及藻类养殖区、灵山湾网箱及藻类养殖区、崂山湾南部网箱及藻类养殖区、赭岛北部养殖区。 

    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 

    重点建设好香港中路综合服务业聚集区、市北中央商务区、四方城市新都心、崂山综合服务业聚集区、城阳临空经济服务区、红岛综合服务业聚集区、辽宁路——台东商贸聚集区、少海旅游商务区、青岛主城区前海海滨及水域风景区、崂山风景区、百果山旅游会展区、石老人——麦岛旅游度假区、凤凰岛旅游度假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丁字湾生态旅游区、莱西“两湖一山”(莱西湖——江山湖——大青山)生态旅游区、平度大泽山旅游度假区。 

    港口物流聚集区 

    重点建设保税港区国际物流园区、前湾国际物流园区、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城阳空港物流园区、城阳综合物流园区、胶南董家口物流中心、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李沧娄山物流园区、即墨田横物流中心、莱西盐业配送中心、山东半岛物流园。 

    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重点建设好胶州湾北部高速列车产业园、黄岛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即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海西湾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即墨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董家口装备制造业基地、黄岛北部现代装备制造业聚集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州产业新区、城阳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莱西汽车配件产业基地、青岛华侨科技园。 

    现代化工产业聚集区 

    重点建设好黄岛国家级石化基地、董家口重化工业基地、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 

    重点建设好田横岛岛群旅游区,以及大、小管岛岛群旅游区、竹岔岛岛链旅游区、灵山岛旅游区、斋堂岛旅游区。 

    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聚集区 

    重点建设好崂山生物产业园、胶州湾北部生物产业基地、胶州湾北部新材料基地、海洋能源利用示范区。 

    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 

    重点建设好崂山科普教育区、前海科普教育区、鳌山小岛湾科技研发区、黄岛科技研发区、大洋科考服务港区、胶南科教园区。 

    ■统筹区域经济 

    推进形成环湾特大城市格局 

    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体制改革先行。根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讨论稿),开展海洋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在海岸带统筹利用 、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先行试验,为全国海洋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将目前七区五市行政区划适当进行调整,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打破行政区对经济功能区发展的制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形成环湾型特大城市发展新格局。 

    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对海岸带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海陆要素配置、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布局,促进海岸带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建立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机制。改变现有海洋科技资源条块、部门分割的状况,建设海洋科学基础数据库、科考船、高性能计算机、大型仪器设备等共享平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共享服务。以部省市三级共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平台,整合驻青高校、科研机构优势资源 ,组织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形成科研合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