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创新加速水运业转型

2011-3-9 13: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嘉集001号集装箱船“试水”3个多月了,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等企业老总对省钱、通关手续便捷的效果表示满意,内支线运输开通后,加西贝拉的压缩机、晋亿实业的紧固件、中意电器的冰箱冰柜、海宁蒙奴皮业有限公司的皮革产品纷纷弃陆从水,通过内支线运输把货物出口到世界各地。   “我们的货物通过嘉集001号集装箱船一次性装载51 标箱,相当于24辆公路集卡的货运量,从嘉兴市区到上海外高桥,一个标箱的运费可整整减少200元。 一次运下来,比原来节约成本20%左右。办理各项陆陆、水陆转关业务,可就地取得海运提单、就地清关、就地完成检验检疫等手续,减少了不少运作环节。”加西贝拉的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这些都得益于嘉兴开辟的全省第一条内河集装箱内支线运输。近年来,水运在嘉兴的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去只能承担建材、煤炭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的运输,不具备大规模运输工业产成品的条件,而嘉兴“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使得本地企业辗转于上海等地运送工业产成品,要承担高额的公路运输成本。这些都成为嘉兴港航部门勇于探索,积极开辟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客观因素。
  自2004年开始,嘉兴港航部门先后与新加坡奥斯集团、马来西亚第一大道集团与香港保华集团开展合作意向洽谈,并于2006年9月正式与保华集团旗下的嘉兴内河港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引入外资1.16亿元人民币,率先引进外资建设内河基础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2010年底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建成投产,该港区总占地面积32.6万平方米,拥有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10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5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18万标箱。远期全部经营集装箱后,可达35万标箱的作业能力。该港区可实现码头装卸、物流服务、海关三检和保积仓储“四合一”,企业物流链得到大幅度地整合优化。同年,从事外贸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的嘉兴内河航运有限公司成立,企业从成立初拥有一艘51TEU船舶到目前已发展有6艘集装箱船,截止2月底完成集装箱运输近2000标箱。
  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是我市第一个引进外资建成的内河码头项目,同时也是交通运输部第一个实行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的内河码头试点项目和全省首个建成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和精品示范工程。2月24日,这个引领内河货运由传统的水运业向现代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项目,因其理念、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示范意义,荣膺2009-2010年度全省运输管理创新示范项目。“与公路运输相比,内河集装箱运输明显的成本优势和通关优势已经显现,而且,内河航运本身能耗小、污染轻的独特优势也得以发挥,该项目大规模投入使用后,必将有利于实现公路、铁路、内河等综合运输网络,有利于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和以港口为中心的集装箱联运网络。”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运管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为促进水运业转型升级,嘉兴港航部门在管理、服务方面创新亮点频现,如建立银企合作机制,积极为水运经营者搭建融资平台,累计完成贷款船舶288艘,发展运力15万载重吨,贷款金额达2.06亿元;创新地把RFID技术与船舶动态监管系统相结合,实现船舶信息自动比对等等,这些都为传统水运业向现代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打下结实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