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2011-3-8 23: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金铎 林绍扬
    早在2006年,泉州市就已出台《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把泉州建设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集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吸纳和辐射功能的物流中心之一。此后,该规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推动该市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
    不久前,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厦门、福州、泉州的现代物流业。有关人士认为,该意见的出台,将带动泉州现代物流业新一轮的发展。
    那么,泉州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哪些优势?目前发展现状如何?出台了哪些政策?未来又有怎样的战略目标以及发展规划?本报记者日前就此对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荣洲进行独家专访。
四大优势力助泉州现代物流业发展
    记者:不久前,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福建省将大力发展泉州的现代物流业。您觉得泉州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具有哪些优势?
    陈荣洲:泉州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具有四个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省会福州并与莆田市接壤,南接特区厦门与漳州市相邻,西与三明、龙岩市为邻,东与台湾省隔水相望,处于连接海峡两岸、承接海峡西岸沿海经济发达带南半部物流枢纽位置。随着公路、铁路等区域交通的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二是港口优势。泉州拥有众多的深水良港,常年不冻不淤,岸线资源丰富。从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今天,泉州港已发展成为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五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进出口集疏运中心,港口吞吐量已近亿吨,集装箱运输量已近140万标箱。三是泉商、侨台优势。泉州市是我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750多万,旅居香港同胞70多万人,旅居澳门同胞10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爱拼敢赢”的泉商遍布国内外,其中在省外的泉籍商会140多家,国外泉籍社团70多家。独特的侨台优势为泉州市发展国际物流,构建跨境物流网络打下坚实基础。四是产业优势。泉州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10年实现全部工业产值7033.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30.46亿元。规模企业539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96家,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上市企业61家,工业对经济贡献率69.4%。同时,泉州依托纺织服装、鞋业、水暖、石材等产业集群的聚集化、规模化、专业化优势,培育了一批国内著名的专业市场。泉州品牌龙头企业的营销网点已遍及全国,多家企业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发达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以及广泛的商业网络,催生出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也成为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记者:泉州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陈荣洲:要以制造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泉州港在内贸集装箱运输和进出口集散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泉州地处海西东南部,腹地广阔,南接沿岸对台物流枢纽区位优势,以及独特的侨台、泉商优势,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依托九大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区域性物流;要导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以物流外包为切入点,通过制造业业务的主辅分离和流程再造,创造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物流业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我市经济主导产业之一。
泉州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增长
    记者:请您谈谈泉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思路。
    陈荣洲:我市将创新以港航服务为龙头的现代物流发展机制,大力培育泉州湾中心港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打造区域性大宗货物资源配置中心和集散中心。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运作网络。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推动若干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外包,实现若干个重点工业集中区企业物流业务整体外包。构建高层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平台。泉港澳台物流交流合作实现新突破,形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综合物流通道,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力争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位列省内设区市前列。
    我们的愿景是:至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达到8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从目前的11.5%提升到12%以上。
    发展思路是:加强泉台物流交流合作,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提升泉州港口开放功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沿海港口和民用机场为主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三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和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大力推广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的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扩大企业物流需求;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推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总部(区域总部),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通讯、流通企业结盟,提高增值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物流中介机构,对重点中介企业的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指导,引进国际知名中介服务企业来泉开拓市场,并鼓励其整合我市相关中介服务资源,全面提升物流中介机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国际物流。
    加强建设国际物流运作基础设施,提升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能力,构建多层次保税物流体系和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广物流标准,引导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标准、设施设备和管理方式。 (下接B3版)
(上接B1版)
    记者: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泉州出台了哪些利好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荣洲:泉州市人民政府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举措,颁布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了《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泉州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最近,又拟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从财政扶持、用地保障、金融服务、优化环境等政策支持方面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记者:近年来,泉州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取得哪些显著成效?
    陈荣洲:一是物流业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已达到:货物运输量11837.49万吨、货物周转量811.86亿吨公里;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455.3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36.95万标箱,分别比2005年增长109.0%和116.9%;社会物流总额为9259.96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2%;物流业增加值为385.59亿元,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0.8%和30.0%。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拥有泉厦、福泉、泉三等3条高速公路及泉州-武夷山-汉口线、泉州-赣州、福泉厦等3条出省铁路通道,其中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泉州湾深水航道工程、惠安青兰山30万吨原油专用码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泉州湾跨海大桥、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长泉铁路泉州段、秀涂铁路支线前期工作,实施泉州晋江机场扩建工程,完善以港口为龙头的集疏运体系。
    三是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泉州市规划建设了泉州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石狮服装物流基地、晋江鞋业物流基地、南安建材物流基地等一大批物流运作设施,晋江“陆地港”正在加快建设中,物流业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中远集团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入驻我市,鸿达、安通、安德等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纷纷涌现,目前全市3A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家。物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四是泉台物流合作持续拓展。泉州港作为两岸海上直航口岸,开通了泉州至金门客运直航航线、泉州至澎湖货运航线、泉州至台湾集装箱固定班轮。泉金客运航线累计运送旅客已逾30万人次。2010年,实现对台小额贸易货物10.65万吨,货值1.80亿美元,对台货运直航运量实现零的突破,达1.4万标箱。泉州晋江机场列入对台直航试点,闽台农产品交易中心成功运营,石井成为全国重要对台农产品物流基地,泉州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泉台物流黄金通道。
    五是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优化。泉州市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了《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泉州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
    记者:信息化对物流业发展至关重要,请介绍一下泉州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陈荣洲:泉州市于1998年在全省率先建设“宽带多媒体通信网”,2006年形成覆盖泉州、以数字光缆传输为基础的公众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通信信息网络配套完备,“数字泉州”扎实推进。物流信息网络不断完善,物流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型物流企业导入信息管理系统,GPS货物运输跟踪系统开始启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已见端倪。目前,泉州电子口岸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泉州市作为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试点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建立30多个电子商务信息网站平台,已有4542家企业、3万多种产品进入网上市场。意向成交金额近9亿美元,实际成交金额超过2亿美元。
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记者:近日通过的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请问现代物流业在泉州 “十二五”规划中是怎样的定位和作用?
    陈荣洲:泉州“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定位是:创新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物流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把泉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位列省内设区市前列。
    可以预期的是:发展现代物流业,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服务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站在海西全局高度,把现代物流发展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强力介入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扩大泉州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记者:您觉得泉州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时机现在是不是已经成熟?
    陈荣洲:“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五大物流园区,六大物流基地,拥有物流企业700多家,物流增加值350亿元,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3564.7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033.56亿元,财政收入400.28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之首。物流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条件优,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前景光明可期,随着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泉州在海西的突出区位优势,泉州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也必将为海西物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为了实现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这个目标,泉州今后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陈荣洲:我市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在社会各方关注、支持,国内外、境内外业界商贾加盟,参与我市物流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泉州市物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创新物流发展机制。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海西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打造海西物流中心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物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二是创新领导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物流联席会议制度,注重发挥各成员职能部门作用,定期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三是落实发展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服务,落实任务、突出重点,及时研究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细化各类工作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实现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要素保障。增加对物流业的财力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纳入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的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予以优先安排。对从事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的物流企业的用电,优先给予保障。强化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工作,鼓励从境内外引进现代物流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强化人才支撑。
    (三)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物流企业成为自开票纳税人,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列入国家税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帮助物流企业解决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重点物流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功能作用。
泉台物流合作先行先试
    记者:泉州对台区位优势明显,泉州市政府如何发挥这个优势促进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和物流交流合作?
    陈荣洲:坚持泉台物流合作先行先试,建设两岸物流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和先行区,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形成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泉台物流合作新格局。
    一、着力推动泉台物流业合作。积极吸引台湾企业服务外包加盟到泉州市发展,鼓励台湾海空航运企业、物流企业来泉投资兴业,设立物流中心,主动承接台湾流通加工业、装卸搬运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物流信息业、物流管理和咨询业等物流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物流业界的合作交流,积极鼓励、引导两地物流企业间通过投资、合作、参股等形式,加大对泉台两地物流设施的投入,共同做大物流产业。
    二、着力建设泉台物流枢纽。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中心、泉州造船基地、泉港台湾石化专区、南安光伏产业基地、晋江和南安装备制造业基地,围绕泉台制造的合作,建设光电、新材料、食品、轻纺、装备、农产品等闽台物流枢纽。
    三、着力加强泉台物流技术交流。推动泉州港与台湾港口信息化、规范化的技术整合,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和台湾关贸网络平台的全面对接。加强泉台高校物流人才培训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两地的专家学者开展互访,适时举办学术交流会议,通过加强对物流优化方案、电子商务、仓储配送技术、供应链管理和一体化运作案例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促进物流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和转化。
    四、着力构建对台便捷通道。努力推动泉州港口与高雄、台中、基隆等主要港口对接,积极开辟泉台港口双向航线,重点拓展泉台集装箱班轮航线、散杂货不定期航线、客运航线,加快发展对台客货运滚装业务,打造对台航运经贸中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