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吴川农村公路建设见闻

2011-3-7 11: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初春时节,笔者乘车穿行在吴川农村公路上,犹如观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条条平整蜿蜒的硬化公路在眼前不断地延伸,把大大小小的村落连接起来。吴川大地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市镇公路为主体,村级公路为补充”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修到门口,客车开到村边”,在吴川广阔农村已变成现实。 
   硬化公路遍布镇村 
  过去,吴川农村多是沙泥路,路窄崎岖,雨天飞尘,雨天泥泞。改革开放后,大批吴川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财致富,拥有了小轿车、面包车,而乡村破烂的泥路满足不了小轿车、面包车等新时代交通工具行驶的需求。新世纪之初,一场以镇通建制村路面硬底化建设为重点的“道路改革”迅速在吴川大地兴起。 
  振文镇先走一步,采取自我购料、自我施工、自我管理的方式,通过老板捐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市镇扶一点、党员干部帮一点、政策补一点的 “六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建设农村公路。至2007年,全镇共筹措资金5169万元,修建114条总长190.4公里乡村水泥硬底化公路,使全镇17个行政村、202条自然村全部通水泥硬底公路,交通网络遍布全镇。四通八达的乡村硬底化道路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村“行路难”、“流通难”问题,为整镇推进创建生态文明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历史名镇吴阳镇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动群众多方筹集将资金,全面掀起建设农村硬底化道路热潮。几年时间,全镇19个行政村村村通硬底化公路,90%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吴川的农村公路建设,除湛江市配套补助外,主要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在外经商老板资助;开展“万干建千村”活动,发动全市干部职工回村支持建设;发包村中山林、岭地及发动群众集资等多渠道筹集,共投入6亿多元,完成公路硬底化建设总里程1500多公里,实现了市通镇、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吴川乡村公路实现村村相通、镇镇相连。汽车、摩托车常年奔驰在平坦的镇村大道上,成为吴川新景观。 
   候车亭为乘客遮风挡雨 
  小车在农村公路上奔驰,不时有路旁的候车亭映入眼帘。一个个外形美观的候车亭,成为吴川农村公路建设一道亮丽风景线。 
  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是吴川市实现水泥路“村村通”、启动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又一重大举措。2007年,吴川市启动标准化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每建设一个候车亭约需资金3万多元,除上级补助2万元外,还要自筹1万多元,吴川全市建候车亭共缺口资金200多万元。据吴川交通局领导介绍,该局主要采用“四个一点”办法解决资金难题:动员企业投资一点,发动外出经商务工人士捐助一点,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再争取市财政补贴一点。建亭做到“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规格、统一施工管理、统一由受益村无偿提供土地。并通过多元投资、加强管理等措施,确保了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的进度。为调动各地建设客运候车亭的积极性,该市还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客运候车亭给予不同的补贴,对重点镇街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同时还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候车亭建设。全市农村很快建起134个客运候车亭。 
  笔者沿途看到,新建的农村客运候车亭有六角亭、仿古亭、现代亭三种类型,既统一多样,又美观大方。看上去,这些农村客运候车亭并不比城里的公交候车亭逊色。候车亭里,准备进城的村民或站或坐,等候着客运班车。候车村民对笔者说:“以前没有建候车亭,下雨天没处躲,夏天晒得受不了。现在有了候车亭,不仅能遮阳避雨,还能坐下休息,太好了!” 
   交通改变百姓生活 
  过去,吴川受交通所困,百姓生活十分不便。如吴阳全镇只有一条通往市区的半泥半沥青公路,19个行政村有15个不通公路,村民出入非常困难,很多村民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才到一次市区。 
  吴阳沙角漩海边偏僻村庄由于没有公路不通车,村民到城镇一般要用2个多小时。如遇大病,村民要由几名大汉用箩筐轮流扛到城镇卫生院抢救,有的村民因延误时间无法救治。落后闭塞的交通不仅给村民带来不便和困难,还严重制约该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方便群众出行,助推新农村建设,吴阳镇在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开通了吴阳至沙角漩、吴阳至秧义、芷寮至黄坡三条客运线路,把客运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缓解了农民乘车的困难,并迅速显示出强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吴阳至沙角漩线,全长13.6公里,途经11个村(居),每隔15分钟就发一趟车,群众出行非常方便。过去,学生进城上学靠骑自行车或由父母接送。现在,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便利的农村客运班车,既经济安全,父母又放心,非常合算。并大大地方便农民进城打工,方便农民运送农副产品、鲜活海产品进城销售,还促进该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 
  建成四通八达的农村硬底化公路网络后,吴川堪称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方。目前,全市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利的交通悄然改变了吴川百姓的生活。过去,在吴川的边远农村,百姓做“年例”,或办喜庆事,通常选在午间,方便亲友当天赶回家。如今,“半小时生活圈”形成,吴川边远农村百姓做“年例”、办喜庆事,都改在傍晚,亲友酒饱饭醉,依然可以当天赶回家。 
  便利的交通还凸显“乘数效应”。如今,吴川农村家庭购置了更多的小轿车、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少六七十岁的老农也赶时尚驾起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还笑说:“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这车不骑岂不白白浪费资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