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化外贸更需强化内贸

2011-3-6 15: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周子勋
    外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贸易进出口呈现出了飞速的发展形势,中国已经全面参与到了全球化进程中。迄今,在中国的政策制定和决策层面,外贸主导经济的思想仍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惯性。
    然而,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矛盾,完全靠这种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可见,大外贸思路给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而这种思路用到实际的出口方面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风险。过去我们就以出口补贴的形式向日本出口高质量的煤炭,从而使得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以极低的成本完成能源储备。而到了今天我们却要向其他国家进口优质的煤炭。这种用穷人的钱补贴发达国家的作法在不少领域还在实施。比如我们的石油资源本身就非常有限,但是国内石油巨头却在用出口补贴出口石油。这种荒唐的事情除了国有垄断企业为了利益之外,更多的是外贸在作怪。
    过于依赖外贸出口导向型的思维使得我国整个优势资源都投入到了外贸领域,从而忽视国内市场的建设问题。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在金融危机暴发后,国际市场需求全面萎缩,造成出口贸易大幅下滑,很多专家都提出依靠国内市场来缓解。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企业在衡量了国内市场的物流等一系列成本之后宁愿等到市场回暖也不生产。这种问题本身除了这些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缘故之外,更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发展贸易的思路上,只注重国际市场的流通,而对国内市场的流通领域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所以造成国内的区域市场贸易成本比跑国际市场还高。
    实际上,从全球的贸易大国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区域内的市场贸易远比国际贸易要发达,其内贸才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一个主要动力。同德国相比,中国贸易和德国贸易都是占全球贸易比例最高的。但是,德国贸易以区内贸易为主,欧洲区内的贸易占到53%,区外的贸易,比如跟中国的贸易、跟美国的贸易是次要的。可见,区域内的贸易繁荣对于整个贸易发展更具有推动力,也更有利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更何况,随着我国全面深入到全球化竞争当中,产生的贸易摩擦也说明我们扩张外贸出口具有更大的风险。由于我们目前绝大多数的外贸出口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即使是高科技的产业,也只是处于组装环节,而没有核心技术。造成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上毫无竞争优势可言,这种局面给目前我国整个经济结构性产业升级带来很大的障碍。而且受就业压力的影响,这种产业升级在当前外贸出口强势地区受到抵制。“2009年中国外贸200强”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出口200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有153家,比上年增加12家,出口总额2507.4亿美元,占77.8%,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贸出口实际上是被跨国企业所主导的,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是相当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足以说明为什么我国的产业升级难以进行起来。
    所以说,目前不是光靠外贸进出口的总量就可以成为“贸易强国”,关键是壮大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资企业。否则,持续粗放的贸易发展模式只能是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更多的补贴欧美发达国家,但还要被人家不断地说你太便宜。可见,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大外贸思维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转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