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广大农村向纵深发展

2011-3-31 16: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并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农村市场将呈现更积极的发展趋势。连锁经营方式不断发展,农村市场的组织化及集中度逐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农村市场重心向中心镇转移;农民消费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农村商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据了解,商务部将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连锁化农家店覆盖全国所有的乡镇和90%的村。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而连锁经营的核心是统一采购和配送,只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才能实现规模效应,才能将分散的商业网点连接成网。农村市场点多、面广、线长,配送成本高,边远山村有时一次仅需配送一箱洗衣粉,却要花百元汽油钱。而农村居民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又高于城市,这就决定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要想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商品品种、价格等方面占有优势,让广大农民在农家店能够购买到品种丰富、价格便宜的商品。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发展高效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当前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生命力。商务部提出,选好承办企业是基础,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核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支撑,加强项目管理是基本保障。要通过选择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统一配送率、农家店存活率以及农家店建设的标准化,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实践中,也已经涌现出了河南试点联合采购降低成本提高配送率,培育万村千乡专供商品由厂家直供终端等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据了解,随着农家店数量的增加,将对配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将是“十二五”时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加强农村配送中心建设,逐年提高农家店的统一配送率,尤其是大幅度提高食品类商品的统一配送率,不断丰富配送品种、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高竞争力,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同时,还要注重配送中心规划布局和建设质量。
  “十二五”时期,将加大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力度,全面推广农家店的信息化。要在农家店配置POS机等终端设备,安装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统一结算率,力争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逐步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同时,要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源头,以农家店POS机为终端,为农民提供农产品销售、价格、外出务工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逐步搭建农村服务信息平台。前不久,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3方将共同大力推进农村流通业的信息化,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配备硬件终端设备,安装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流通效率。
  “十二五”时期,商务部还将进一步推进“一网多用”,继续引导农家店扩宽经营范围,大力推进药品、音像制品、书籍、烟草等产品进入农家店,逐步把电信、邮政、理发、照相等服务业务引入农家店,增加农家店的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的存活率。
  同时,要继续探索和开展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工作。要充分发挥“万村千乡”网络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鼓励企业依托农家店为载体收购农产品,开展“农超对接”;稳步推进农村商贸服务中心试点,并以城镇化为契机,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向纵深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镇农家店改造为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商贸中心,适应城镇化的发展需求。
  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本身就是一场农村市场体制机制的变革,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快变革。要打破地区界限,改变分级管理的体制,对承办企业和项目的选择,全省(区、市)一盘棋,通过统一的招投标过程产生。还要打破部门界限,广泛支持各类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来积极参与,一视同仁。另外,由于承办企业多是中小企业,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也需要更多支持。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向纵深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大市场大流通的崭新格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