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外需求回归国内

2011-3-31 16: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即便是汹涌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不能冷却国人对奢侈品的热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认为,研究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奢侈品业态都应该对其进行细分。通过区分奢侈品和准奢侈品,才能对“奢侈品热”和国内、外奢侈品的差异等问题展开客观的分析。
  
  “准奢侈品”税收应减少
  
   记者:近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谈到了同类、同款奢侈品在国内、国外存在的差价问题。除了税收和物流成本之外,您认为还有什么原因推高了国内同类或同款商品的价格?
   赵忠秀:税收和物流成本背后更大的原因,是市场分割导致的市场溢价。国内对奢侈品的需求较大,同时又得不到有效的释放。部分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导致奢侈品价格被人为地推高了。
   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目的之一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别开。在我国,这种区别还带有“炫耀”成分。还有一类占比较大的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目的是“送礼”,价格低了反而不利于其成为“礼品”。
   记者:税收是造成国内同类或同款奢侈品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您认为我国对奢侈品的税收政策应该调整吗?
   赵忠秀:我一直强调从研究的角度要对奢侈品进行分类――真正的奢侈品和时尚品。时尚品是准奢侈品,也就是普通“白领阶层”也能消费,但是价格又有一点高的商品。另外,昨天的奢侈品今天可能就成为了必需品,但我们依然把它当奢侈品对待。
   对于准奢侈品,降低关税能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扩大消费。比如化妆品,应该考虑对其减少税收。国内的奢侈品价格很高,进口量又小,致使国内的一些“伪名牌”搭了顺风车,造成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混乱。
  
  国内奢侈品业态还需细分
  
   记者:您提到了国内奢侈品市场的混乱。那么,您如何看待我国奢侈品的业态?
   赵忠秀:国内的奢侈品知识还需普及,不能完全以价格来决定它是不是奢侈品。
   从渠道上来说,我了解到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开始进入到奢侈品电子商务领域。如何把现实的渠道和网络上的渠道有机结合,满足不同的需求,还需要对消费者的行为、消费习惯等做更深入的研究。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逐年攀升,但是国内的业态仍不发达,而且呈现出了某些扭曲发展的态势。
   比如,奢侈品的时尚性以及消化尾货的经营特征决定了它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递减,许多奢侈品爱好者会紧盯着打折季。而在我国,奢侈品消费的这个特点就没表现出来。再如,刚才提到的对奢侈品进行分类,这是符合我国奢侈品消费特点的,而国内的奢侈品业态却没有形成这样的氛围。
   装修、人力等多种因素也推高了国内奢侈品和准奢侈品的价格。此外,很多国外品牌已经推进到了内地的二、三线城市,有些是没有必要的。这样急速的发展环境,给了“伪名牌”发展的空间,形成了被扭曲市场。
   我相信,随着我国有关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通过一些措施可以使其调整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同时,也将起到促进国内奢侈品消费文化形成的作用。
   记者:奢侈品牌消费在我国处于弱势,那么在提高我国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同时,如何提高我国的收益?
   赵忠秀:奢侈品的许多生产环节是在我国完成的,抵达消费者的渠道终端也在国内。因此,如何提高制造及渠道的利润分享能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境外旅游购物规模上升,导致大量需求转移到国外,所以,应当积极改进国内奢侈品的市场环境,使在国外的需求回归国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