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森第:“十二五”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2011-3-30 1:1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王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朱森第日前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和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业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当前,转型升级应该从以下十个方面着力:
    一、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向加工、生产、组装环节的两头延伸,提升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从高耗多污转向绿色制造。装备的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节能降耗水平,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过程同样要实现节能降耗。因此必须发展绿色技术、绿色工艺。
    三、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注重质的提高。当前市场环境比较严峻,企业应着力于产品质量的提高,着力于企业素质的增强,着力于企业能力的提升,惟有如此,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从重主机、轻基础转向主辅配协调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但关键部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产业发展到目前的规模,从 “逆向发展”思路回归到重基础、发展关键零部件已经具备了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则应从主机发展延伸到关键部件的生产。
    五、从类比学习转向自主创新。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终究青睐创新,需要从类比转向创新。自主创新需要技术能力的积聚。加大科技投入、激励科技人员、注重技术能力积聚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基础。
    六、从重硬轻软转向软硬兼施。企业间的竞争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软实力的强弱,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软环境的好坏。软硬兼施,无论对于地区、对于产业、对于企业,都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措施。
    七、从偏重通用型转向发展专用型。专用型产品针对用户工艺和工况,效率高、效益好、操作简便、功能精化,更受用户欢迎。相对于通用型产品而言,专用型产品也是一种资源的节约。企业需要不断开发适应市场、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专用型产品,既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也调整了产品结构。
    八、从熟悉传统产业转向致力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及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所需要的高端装备,前景诱人,将是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产品升级的重要方面。
    九、从关注机械技术转向融入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进发,仅仅关注机械技术的发展已远远不够了。主动积极地将信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必将使装备制造业发生深刻的变化,促进装备制造业跃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益管理。目前我国不少装备制造企业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外延式增长,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迫切需要走向精益管理,实现高效运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