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五项“桎梏”赢得十分发展

2011-3-29 15: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们必须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全力加快道路交通、电站电网、物流中心建设,破除发展瓶颈,为天全的飞越发展夯基础、创条件。”
  破除交通瓶颈。以“融入成雅、链接攀西、辐射康藏”为目标,紧紧围绕建成“443”出县大动脉,做好服务协调,启动雅康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国道318线改造,完成成康铁路天全段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县际公路建设和改造,完成大老路(天全段)建设和国道108复线荥天路的改造。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完善通达和通畅工程,消除断头路,尽快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和周边区县的交通格局。加快农村连组入户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站的覆盖率,方便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改造提升喇叭河、白沙河、文笔山旅游公路,提高通行能力。
  破除电力瓶颈。加快电站电网建设,破除天全发展的电力瓶颈,搭建有利于天全发展的电力平台。加快推进天全河流域在建电站建设,形成4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全面启动锅浪跷、灵关河电站建设,加快飞仙关、黎明桥电站建设。深入推进电网建设,完成22千伏天全变电站、110千伏沙坪变电站扩建工程,尽快启动110千伏城关变电站和110千伏脚基坪变电站建设,为电力输送、重大项目用电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网保障。
  破除物流瓶颈。着力将始阳镇打造成集康藏资源输出、周边区域大宗工业品集散地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加快始阳大汽车修理城项目的包装、立项和推介。配套规划水泥建材、汽车配件、林产品、矿产资源等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宗工业品集散市场、汽车维修以及各类专业市场等物流项目。积极引进企业建设物流平台,发展物流产业,实现大宗商品的自由流动,使始阳物流中心成为川藏线上重要大宗工业品集散站、重要货物中转站、重要藏汉物资交易站,成为天全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壮产业提实力
  ——在壮大产业支撑上求突破,实现经济实力大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天全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藏区资源输出,推动产业配套错位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天全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着力资源转化,壮大优势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做强水泥建材支柱产业。做好水泥企业生产的协调服务,实现年产水泥400万吨的目标。做精煤炭产业,将天全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优电矿一体化产业,加快与藏区合作步伐,建设藏区矿产品雅安深加工示范区,努力将天全建成重要矿产品加工基地。做大农林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二郎山山地鸡深加工,提高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特色林产食品加工规模和能力,实现年加工竹笋等森林蔬菜3000吨以上。全力扶持农兴源6000吨猕猴桃加工龙头企业。全面加快天全农产品工业化进程。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完成天保工程管护和封山育林任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50万亩“二郎山竹海”管护。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产业示范园。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民工培训“天全模式”,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经济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立足自身优势,拓展旅游产业。围绕“提升老景区、打造新亮点、实现大突破”的思路,强化品牌效益,大力提升天全旅游形象。加快打造“一景区”。加快喇叭河4A级景区封闭打造步伐,提升喇叭河景区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喇叭河国际性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确保“五一”开放营业。深入创建“一品牌”。继续巩固和发展“山水乐”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巩固星级农家乐创建成效,打造出一批特色农家乐。倾力扮靓“一走廊”。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国道318线旅游服务功能,深挖沿线特色文化,拓展沿线乡村旅游内容,实现特色文化体验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有机结合,完善紫石关生态民俗村等沿线特色景点的旅游服务功能,将国道318线建成生态走廊、文化走廊、精品自驾游走廊。
  加强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进藏咽喉的区位优势,加强康藏合作,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康藏为主要着力点,加强产业协作互动,积极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升和整合软硬环境,产生“磁场”效应和“洼地”效应,吸纳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强治理保生态
  ——在加强环境保护上求突破,实现生态建设大提升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我们要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化、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依托天全特有的生态资源,加快建设以“山、河、城、田”为基础的生态网架。加强县城和中心场镇、国道318沿线和108复线、青衣江沿线的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镇公共绿化水平。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成果,加强电站库区和各类矿山生态恢复建设,抓好污染源整治,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完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加强次级灾害的预警、防治、救助,注重生物资源保护,建立次级灾害应急救助体系、重大生物灾害预警和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
  强化节能减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储备机制,依法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保有量稳定。节约利用水资源,加快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采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强力推进环保执法。落实严格的环保政策,从严企业准入,切实控制新增污染源,确保企业达标排放,为高质量新项目腾出资源空间和环境容量。
  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生态低碳经济示范区,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建立低碳产业体系。积极引进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在生态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保材料、空气污染治理、噪音振动控制、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有所建树。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增强公民低碳生活意识。

  一体化统城乡
  ——在一体化进程上求突破,实现城乡统筹大提升

  “我们必须在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的背景下,切实拓展新思路、有效破解新难题,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上台阶。”
  加快推进明珠县城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全力建设“二郎山下山水明珠县城”。全面完成天全县城总规修编、县城详细规划编制、老城旧城风貌设计工作。
  积极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全面启动还原老城工作,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强生态宜居县城的宣传营销,加快发展旅游地产,坚持依法治建、建管并举,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区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突出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个重点,全面加速打造“优美庄园”、“特色家园”、“致富田园”、“和谐乐园”。全面完成“新村建设规划”和县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进一步推进示范片“三改二建一美化”进程,加快推进乡村道路、林区公路、安全饮水、水利堤防工程、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两委活动场所为平台,建设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等六大服务中心,建成一批教育、文化、卫生、基层组织等社会事业的基础工程。
  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城乡结合部的整治为突破,以完善长效机制为抓手,巩固和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坚定不移地把环境治理工作向基层、村庄、盲点死角延伸。着力完善交通运输规范、广告规范、市场管理、风貌整治、宣传监督、督查考核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城区环境治理网格化管理,积极拓展和延伸风貌塑造工作,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让国道108复线和重要交通沿线靓起来,让国道318线一直靓下去,打造清洁、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促民生构和谐
  ——在推进民生改善上求突破,实现和谐构建大提升

  “我们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改善民生中凝聚力量、促进和谐。”
  强化民生之本,努力加强社会保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完善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健全灾害救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工作体系和经常性工作机制,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众扶持力度,深入推进“一帮一”扶贫济困工程。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
  加强民生之依,全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巩固农村基础教育成果,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深入推进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加强社会福利院的建设和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抓好科技、文化、广电、体育等工作,全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筑牢民生之盾,竭力确保安全稳定。强化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着力构建打防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平安天全创建,切实从源头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禁毒工作。妥善做好涉藏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履行民生之责,大力推进移民帮扶。将小堡乡作为天全的第十六个乡镇对待,切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使小堡乡和5个安置点产业发展有新路子、致富增收有新技能、生活水平有新提高、乡容村貌有新改善、新农村建设有新起色、基层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有新跨越、和谐社会建设有新气象,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小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