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能否打通陕西物流“经络”?

2011-3-27 14:2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特约记者 苏荣 记者 温格林 杨恒
    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指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而陕西发展现代物流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将是关键。
    现代物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部,东邻山西、河南、湖北,西连甘肃、宁夏,北靠内蒙古,南接四川、重庆,自古以来为天下形胜之地,有贯通东西、纵横南北的地理优势。古有汉唐丝绸古道,纵贯东西,今朝亚欧大陆桥,其核心和枢纽地位不言而喻。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为陕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先天性优势。
    从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看,截至目前,陕西已经全面规划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和汉中褒河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园区。这批物流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地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和发展特色。目前,这些园区均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验收,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竣工开通。这两大基石,标志着西安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西安的城市功能也即将迎来一个新拐点,一个国际化的内陆物流港将很快在古城西安崛起。
    陕西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等传统物流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步实行了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步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些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外包服务;同时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集群。陕西省物流费用成本近年来也呈现下降趋势,促进了物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通过不断发挥陕西省的区位优势、政策的指引,陕西省现代物流产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
    难题:整合资源完善机制
    与其他产业不同,物流产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获得收益慢,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像陕西这样的内陆省份之所以和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差别较大,最大的制约因素就在于物流方面的劣势。
    作为陕西规模较大的民营物流仓储从业者,陕西红太阳仓储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文俊对陕西物流业的现状有着很深的认识。严文俊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还存在着沿用传统的销售线路;信息化能力低下,没有适应西北地区的信息化方案,企业没有利用信息化获得利益;人工为主的储运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物流业高效、准确的配置要求;物流企业单兵作战,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浪费了社会资源,引起了市场混乱;物流行业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物流资源难以高效对接等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正是造成目前市场上物流业高成本、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严文俊认为西安应当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利用地域优势、依托专业市场、整合物流企业,建立一个标准的、开放型的物流大平台。大平台可以将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物流资源予以对接,并通过规模化和信息化优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物流业增值服务。
    在物流业专家郝渊晓看来,陕西要缩小与东部省份的差距,就需要政府为物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落实,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税务、工商等方面提供便利,依照大园区、大开发区的正确发展模式,开拓思路,建立“大关中物流产业带”,这样也能同时有效降低招商引资的难度和成本。通过“天水-宝鸡-西安-潼关”一线的物流产业基地发展,以点串线,以线辐射两翼,充分发挥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以大的物流带为支撑,带动整个关中乃至陕西的经济起飞。
    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尽管陕西建立了物流联席会议制度,但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并且至今陕西省还没有专业的物流协会。要破解这个问题,陕西就应当迅速建立权威、专业的物流协调管理机构,加强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借鉴湖北省的模式,成立专门的物流局,统一物流业管理,促使工商、税务、交通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提高效率、合作共赢,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也是陕西发展物流产业的有效手段,要改变以往企业大包大揽、生产流通一把抓的误区,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独立、诚信、规范的大型物流公司,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多层次完善的物流运输配送体系,打出品牌,做出集约化优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现今物流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的确不容乐观。由于物流行业岗位一般比较辛苦,加之高校少有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行业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要大力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加大员工培训,着手建立行业稳固的人才吸引、流动机制,让物流行业能够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
    新征程:开启现代物流新兴路
    令人高兴的是,陕西已经将加大对物流的投入力度写进了省“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未来五年,陕西将向物流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进一步细化产业投资,大力改善和建设交通运输枢纽,疏通“节点”,打通“经络”,全面提升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现代化水平;整合物流信息平台,重点攻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开、透明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公益性、公共性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全社会、全民所共享。(下转C2版)
(上接C1版)
    2010年陕西全省GDP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陕西省的装备制造、高技术、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的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必将为陕西省物流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速度的日新月异,关中地区、整个陕西的物流需求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增长态势。压力催生了需求、需求进一步促成了机遇。牢牢把握陕西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机遇期,也为带动全省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在郝渊晓教授看来,未来5年,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物流,陕西则正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高校云集、科技研发力量雄厚、装备制造业和科教产业蓬勃发展。发展智能物流,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增加广大民众对物流产业的信任度,带动物流产业甚至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
    为了破解物流产业人才匮乏的难题,陕西各级政府也都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陕西省物流业增加值将力达到1036亿元,初步形成以西安为枢纽,宝鸡、咸阳、渭南、榆林、汉中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011:陕西借 “港”出海
    2011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复,西北地区惟一一个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获批并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设立。该区面积为6.17平方公里,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具有对外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四大功能。
    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港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国际货运大通道;通过互通式立交、快速货运干道,实现了国际港务区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连通融合;通过与咸阳国际机场和窑村机场的有效对接,打通遍及全球的航空货运通道。同时,港务区有效整合各类运输资源,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的无缝对接,形成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陕西在我国交通运输大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作用,助推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码头所构成的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平台,通过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形成的多式联运体系,贯通西三角及中国西部沿边口岸,链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海关大通关政策优势与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同时,吸引东部沿海优势产业向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形成“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汇聚,从而打造一个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价值洼地,对有效改善西部投资硬环境、提高内陆地区开放程度、实现西部资源优势与全球资本对接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我国内地直通东部沿海地区、港澳台、亚太地区、中亚等地区乃至欧洲大陆的开放门户。
    西部大开发已历十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颁行一年多,展望未来,西部必然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作为西部最有实力、最有潜力的省份,陕西以物流业为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影响西部、辐射全国;打通物流这一发展“经络”,陕西省“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血脉通畅,充满活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