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全部通过竣工验收 深圳大铲湾港区迈向集装箱大港

2011-3-27 13:2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交通运输部在深圳市组织召开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1-3号泊位竣工验收会议,至此,大铲湾码头(一期)5个15万吨泊位全部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一个现代化的集装箱大港雏形已现。

  大铲湾港区是《深圳港总体布局规划》中确定的深圳西部待开发的大型优良集装箱深水港,港区规划以集装箱远洋干线运输为主,兼顾近洋、内支航线和少量内贸运输。按照规划,港 -

区岸线长11610米(其中深水岸线8990米),港区用地10.28平方公里(其中物流园区2.62平方公里),拟建6000 标准箱以上集装箱船泊位17个、2000标准箱集装箱船泊位7个和若干驳船泊位,设计年总吞吐能力1205万标准箱,项目总投资约450亿元人民币。

  根据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一期工程总投资七十一亿元人民币,建设五个深水集装箱泊位,陆域总面积一百一十二万平方米,岸线长一千八百三十米,工程可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装箱船。据中国港口网资料,已先期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4-5泊位于2005年9月动工,2007年底通过工程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2009年6月5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昨日通过竣工验收的1-3号泊位,已在近年建成并投入生产试运行。

  据中国港口网历史资料,大铲湾港区建设分四期进行,历时15年左右。其中,一期工程为3个8000标准箱、2个6000标准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50万标准箱;二期为4个8000标准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00万标准箱;三期为6~7个2000标准箱泊位和若干驳船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55万标准箱;四期为4个8000标准箱、2个12000标准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标准箱。另外,港区大突堤南端预留2~3个深水水位,设计吞吐能力100万标箱。

  大铲湾港区一期工程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九龙仓集团旗下的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和经营,双方出资比例为35%:65%,合营期限50 年。二期工程早在2007年6月25日三方签署合资意向书,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APM码头大铲湾有限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开发和经营,三方股权比例为35∶51∶14,合营期限30年。

  深圳港大铲湾港区位于珠江口矾石水道东南部,东接宝安区中心城,北临深圳机场。水路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40海里,通过珠江水网可与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沟通,经西江可与我国西南地区联系,海轮经深圳铜鼓航道或香港暗士敦水道可通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港区与正在建设中的广深沿江高速相邻,同时港区建设一条专用通道与107国道、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深惠高速以及深港西部通道等周边路网衔接,向南可直抵香港,向北可快捷通达华南各地。

  据中国港口网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50.9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34%,比历史最高水平多出77万标准箱,连续8年保持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2011年,深圳港生产目标确定为“货物吞吐量2.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0万标箱”。 

  至2010年底,在深圳港挂靠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30条,比上年增加46条。2010年进出深圳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约24353艘次,远洋航线(不含国内航线和香港航线)集装箱运输量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5%。开辟国内沿海港口内贸班轮航线 8条,通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中国内地国际班轮公司和国际班轮航线最多的港口,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班轮航线完全覆盖所有航区的港口之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