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挖掘整合“冷”资源 冷链物流创造产值过百亿

2011-3-27 13: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烟台芝罘区今年的重点项目———15万吨级保税冷库开建。依托辖区安德水产公司,卧龙园着力打造总投资近10亿元的冷链物流基地。这个省内最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远洋船停靠烟台,卧龙园也将凭借冷链物流航母的优势,在“ -

蓝色经济”海洋中顺风启航。

    困境:转港“送出”一个亿

    当前冷链市场存在众多缺口。“目前,烟台用于储存海产品的冷库总库容约40万吨,而且多以中小型冷库为主,而在隔海相望的韩国釜山,其总库容能达到150万吨,国内的青岛和大连,其库容总量也都在80万吨左右,因冷库库容能力有限,外籍远洋船只只能到这些港口中转。”卧龙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缺位的“冷链”物流布局,相当于拱手“送出”一个亿。

    “我们公司每年要加工周转鱿鱼、鳕鱼、大马哈鱼、红鱼等远洋鱼类近13万吨,由于很多外籍远洋船舶嫌烟台的冷库库容能力有限,往往都要求把货卸在青岛,这给企业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额外的成本。”说起烟台远洋渔业加工所面临的困境,烟台安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丛滋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集装箱能装22吨左右,而从青岛港将这些货物拉回烟台,一个箱子就要增加2000余元的成本。去年,该公司的货物周转量约为13万吨左右,一年下来公司就要额外支付1300余万元。

    破题:挖掘整合“冷”资源

    实际上,缺位的空白,也预示着烟台的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省内唯一跨黄、渤两海的烟台,地处环渤海、东北、山东、长三角几个经济圈交汇点。如今,随着烟台海洋经济的发展和临港产业的建设,形成了水产养殖、苗种培育、滨海旅游、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及海洋新能源等产业聚集群,作为全国优势水产品的主产区,在烟建设国际远洋渔类产品聚集地,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远洋船停靠烟台。

    依托安德公司多年从事远洋渔类产品仓储物流的经验,卧龙园区从2010年起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目前,冷链物流基地已建成全市最大的3万吨海关公用型保税冷库,利用该冷库的海关、保税以及食品专库等功能叠加效应,为全市近500户企业提供缓税、中转、物流和货物增值服务。”卧龙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冷链物流基地的龙头效应和经验优势,以及远洋捕捞税收优惠、海洋资源勘探、用海管理等政策优势,园区已迅速拉开国际远洋渔类产品聚集地的框架。

    此外,借助这一机遇,园区还谋划借力推进“总部经济”的发展。“卧龙园区正着力推进海产品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安青食品、新海水产、海得利水产、长生水产等企业对海洋保健品和航天食品的研发力度,现有生产线的扩产升级改造,将园区打造成为深海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基地。”卧龙园相关负责人说。

    启航:每年可创造产值过百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建的15万吨级冷库计划用地315亩,建设项目包括四个部分:两个大型低温仓储物流区、一个大型交易区和一个配套服务区。根据规划,其中交易市场部分规划建设10.5万平方米,结构为三层网点,合计25栋。每栋为40个网点,合计1000个,按照计划,将引进至少1000家企业在此安营扎寨。项目建成后每年至少可以创造产值100亿元,为地方贡献税收1亿元左右。

    以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载体,卧龙园区还利用海关保税,商检肉类、水产类专库等政策叠加效应,打造容纳500户-1000户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园区目前正在加快国际化水产品综合交易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国际远洋船只捕捞信息与加工物流企业、大卖场超市等终端互联,整合物流企业,实现零担式货运,减少运营成本。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5-10年内,我们将在全球精选交通枢纽或资源集中的大中城市,建立冷链物流战略基地30个,冷链配送中心60个,拥有300万吨低温仓储能力和5000台套低温冷藏运输工具,打造一支网络遍布全球、业务横跨五大洲的超级冷链物流航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