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本地震短期影响贸易 波及中国产业

2011-3-23 14: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本受灾地区的电子、汽车、石化等产品在中日贸易中占相当比例
  日本地震短期影响中日贸易
  消除影响首先有赖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因为产业链的主要源头在日本;第二,进口商品在中国国内有相当库存,目前能够保证生产正常运营;第三,在华日资企业也会在国内找一些对日本地震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的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表示,据统计,目前在日本的中资企业超过200家;受灾地区的中国研修生(指在日本的外国劳工)人数是22670人,已经联系上其中22661人。当前主要任务是和研修生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研修生的情况组织撤回国内,或者在当地进行妥善安置。
  姚坚表示,日本和中国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五大出口目的地。目前,中日贸易规模近3000亿美元,去年是297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中国市场对日本来说也非常重要,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场。
  “由于日本东北部受灾地区的GDP规模较大,占日本总体经济的8%左右,同时这个地区还集中一些电子、汽车、石化等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占据相当规模,所以短期内会对中日贸易形成一定影响。”姚坚说。
  姚坚表示,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中,第一是集成电路,年进口额约为140亿美元;第二是钢材,年进口额88亿美元;第三是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分别是80亿美元和76亿美元。这些产品的进口规模占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的22%,与之相关的经贸活动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中国对日本出口方面,服装、农产品和电子类产品位列前三,这也会受到影响。
  姚坚说,中国和日本不仅有贸易合作,而且在中国还有大量日资企业,比如在天津、辽宁、山东等地,都有大量日资企业运营。这些加工贸易企业大量进口来自日本的原材料、零部件,除了前面所说的集成电路、钢材等产品,还有塑料、铝锡等等,都会在进口方面受到一些影响。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在有限时间内的影响。”姚坚说,影响的消除首先有赖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因为产业链的主要源头在日本;第二,上述进口商品在中国国内有相当库存,目前能够保证生产正常运营;第三,在华日资企业也会在国内找一些替代的生产厂家来补充生产。
  日本地震“波及”中国产业
  ●一些电子数码产品涨价两成左右,部分地区汽车产业链影响较大
  ●灾后重建物资需求增加,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时机,开拓和挖掘日本市场
  日本大地震“经济冲击波”席卷世界多个领域,对中国经济也带来一定冲击。记者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调研了解到,一些电子数码产品涨价两成左右,部分地区汽车产业链条面临停工的威胁。专家认为,受地震影响,年内日本经济将受到冲击,建议中国企业应积极参加日本震后重建,开拓日本市场,推动本国产业升级。
  部分数码产品涨幅20%左右,中日合资车企生产或受影响较大
  3月21日,记者在北京、深圳、广州采访了解到,受地震影响,目前数码存储设备(U盘、SD卡、TF卡)和日本原装高端相机及镜头价格涨幅明显。
  在广州解放北路电子一条街,数码产品已是“涨声一片”。记者刚开口问价格,“大家发数码科技”的女店主连声说:“涨了,涨了。金士顿4G和8G的SD卡分别上涨10元和20元,已经卖到55元和95元;4G和8G的U盘价格也分别涨到53元和90元,上涨幅度均在两成多。”店主称,主要是上游经销商抬起价格,自己只是随行就市。
  北京中关村的一些数码存储设备价格涨幅较大,在20%左右。日本品牌相机价格也有所上涨。以佳能550D为例,中关村的报价已从震前的4980元上涨到5120元至5200元之间。据佳能、尼康经销商北京友联数码的王小姐介绍,地震后,卡片机价格变化不大,但日本原装的高端相机和镜头价格涨幅明显。原本售价在3万至4万元的佳能和尼康的高端相机及镜头目前售价已经涨了好几千元,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与此同时,中日合资车企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生产难以保障。生产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工厂在3月前生产还能开展,但4月之后能否维持还有待观察。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零配件库存状况,企业能确保两周生产正常进行,此后生产是否会受影响,还在评估之中。东风日产则称,目前企业正在加紧进行评估,只能确保“近期生产”不受影响,但长期还有待观察。 
  进口依赖程度高的某些钢铁产品也步入了涨价的行列。宝钢日前公布4月份价格政策,在维持主要产品出厂价不变的同时,将取向硅钢价格上调1000元/吨。这与武钢公布的4月价格政策几乎一致。在两大钢厂公布4月价格政策之前,国内钢价已持续下跌了近一月。中联钢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硅钢占进口硅钢总量的48%,居各国之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刘军红说,在产能和基建尚未恢复之前,日本震区损失的产能需要日本国内其他地区予以补充,日本相关产品对外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有所下滑。日本是中国电子产品零部件等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国,此次灾害影响中国的汽车、玩具、石化、电子产品等加工型行业。
  中国企业可积极挖掘“重建经济”
  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认为,此次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基础设施和居民财产的强大破坏力使得日本灾后重建投资将大幅增加,突发性需求将显著提升。未来一段时间,日本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地震短期内将给日本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看,地震将刺激需求,有助于日本走出经济低迷,日本震后经济将呈"V形走势"。”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日本经济情况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其他国家是苦于资金不足,但日本却是资金过剩,消费不足。面对危机,日本可以在短期内聚集各类投资,投入到重建当中。目前,摩根大通已将2012年日本经济增幅从之前预计的1.8%上调至2.0%,花旗集团也将这一预期从1.9%上调至2.1%。
  专家认为,在重建过程中,日本物资需求增加,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时机,开拓和挖掘日本市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说,地震地区的温度较低,对于保暖、应急、抗灾备品等物资有较强的需求,而中国是这类物资的重要生产地。另外,日本农业在海啸中受损严重,农产品进口量将一进步放大。我国相关行业可借此加快拓展日本市场。
  陆磊认为,我国的中游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而日本灾后重建将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对于重型机械、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中国企业如能借机进军日本市场,使中游行业的部分产能得以在日本消化,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布局。
  产业链受“震动”,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参加日本震后重建,此举不仅有利于摆脱产业链“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也有利于中国在日本寻找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陆磊说,由于日本政府债台高筑,其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经济力量不足以满足灾后重建的需求,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日投资以及增加进口等方式参与日本的灾后重建,帮助提振日本总供给,助推中国企业扎根日本。
  专家提醒,中日合资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表明,没有介入高端产业链,缺乏核心技术,无法独立生产核心零部件将“陷入被动”。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金岷认为,此次地震对于日本部分产业的打击,虽然会波及我国部分行业的发展,但也将促使这些行业加强自主创新,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产能的恢复能力较快,估计半年至一年内即可完成,中国企业要抓住这段时间,努力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升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