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日本贸易一年后可以恢复

2011-3-22 22: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世界银行3月21日发布报告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将使日本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 D P)减少0.5个百分点,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五年左右。同日,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表示,日本贸易一年后将基本恢复,日本大地震会对我国的加工出口行业造成间接影响,但这些都是短期影响。
  世行报告称,以历史经验来看,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仅仅使得日本贸易放缓了几个季度,日本进口在一年之内全部恢复,出口恢复到震前85%的水平。但这一次,在汽车和电子行业的生产中断,可能会继续带来问题。报告预计此次日本地震损失在1230亿美元至2350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4%。
  报告说,日本地震和海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随着重建工作展开,经济增速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回升。报告预计政府在本财年会投入120亿美元用于灾后重建,下一财年的投入会更多。
  世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V ikram N ehru称,日本在东亚地区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现在对可能的损失做准确的评价还为时过早。
  报告认为,日本消费需求以及工业生产的短期回落,会对亚洲其他经济体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日本在东亚产业链中的位置十分重要。例如,韩国一些电子厂商发现芯片价格上涨了两成,一些亚洲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商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面临零部件短缺问题。
  而林毅夫乐观地表示:“日本地震、海啸、核电厂事件对日本只是一次性财富损失,其灾后重建会增加投资,经济也会增加。日本进口一年后将恢复原来的水平,出口也会恢复8成左右。日本灾害暂时会影响许多电子消费品的全球价格,但随着日本一年后的贸易恢复,价格水平也将趋于回归。”林毅夫是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自然灾害,非自然灾害:有效预防的经济学》报告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示。他还说:“日本央行对汇率干预会很有效,对稳定日元和日本经济有益,对日债还债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林毅夫还强调了增强预防机制在灾害前的经济意义。他说:“预防重于治疗,预防重于复健。预警的投入也许不会很大,但效果会很好。成本效益上回报高,其中制度科学安排很重要,即使经济不发达国家如孟加拉也能通过合理制度安排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大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根据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报告,从1970年至2008年间的全部灾害损失共约2.3万亿美元。全球灾害损失到21世纪末将增加三倍,每年达1850亿美元。
  在林毅夫指导下,世界银行与联合国合作召集数十位专家共同完成一部名为《自然灾害,非自然灾害:有效预防的经济学》的调研报告。该报告通过长期调研对比全球灾害损失和预防案例中,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预防灾害减少损失的几项建议:政府应该允许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即使房地产价值能反映出灾害风险,从而指导人们对居住地点和采取预防措施的选择;政府应该确保人们可以方便获取灾害风险信息;政府必须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