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亮: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若干思考

2011-3-18 15: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区域性特大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城市群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核心作用,引导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不断优化配置,具有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适宜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能够广泛吸引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特点,是区域内体制、管理、科技和观念创新的策源地。 
  区域性特大城市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合肥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城市主导型向城市群主导型阶段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区域经济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就中部地区而言,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均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安徽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城市群。加快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有利于培育江淮城市群的核心发展极,深刻影响全省整个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中部地区城市群体系,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从全省发展大局来看,长期以来,安徽一直缺乏一个特大中心城市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GDP只占全省的22.5%,经济首位度远远低于西安、昆明等省会城市,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也处于靠后的位置。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形成安徽核心发展极,带动和引领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这是合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合肥排名跃居全国第22位,五年间排名上升了15位。但合肥城市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较弱,仍将是制约合肥长远发展的难题。这就要求合肥必须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引领,做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
  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既要实现“量”的突破,更需要 “质”的提升。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基本思路应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崛起中部、引领安徽”的发展目标,站在服务合肥经济圈乃至全省的战略高度,高起点规划建设,打破行政区划,跳出市域范围,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优化和调整,完善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努力建成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东中部一流的区域性特大城市。(1)构建特大城市框架。以城市功能建设为突破,率先崛起若干个城市规模、服务能级、经济产出仅次于主城的功能型中小城市,形成以“1+X”特大城市内部城市群为特征、以功能互动为重点的梯度型城市框架体系,从而打造多层面的服务空间,为提升合肥城市综合功能奠定基础。其中,“1”是指中心城区,“X”是指若干个功能型中小城市。(2)提高产业实力。坚持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不断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提高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省会城市首位度。(3)增强要素支撑力。加快提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道路交通、信息网络、水电供给、市政环卫、城市应急等保障能力,扩增容量,提高载量,形成覆盖全市域的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高标准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功能。(4)增强发展新动力。积极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做到规划统筹、基础设施统筹、公共事业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做好迎接特大城市时代的思想准备。特大城市时代的到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必将给城市的建设模式、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带来全方位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特大城市时代的到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上都要超前谋划、科学应对,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建立适应特大城市需要的制度体系。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过程必须以城市制度创新为引领。首先,要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和改进行政性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分离的人为藩篱;再次,要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政府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建设投资渠道。
  加快集聚更多的要素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紧抓住国内外特别是沿海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合肥发展需求,集聚各种要素资源,积极参与全国乃至国际分工协作,引入外部物力、人力、资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扩展特大城市的经济腹地。进一步拓展特大城市发展空间,加强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协作,深化合肥与淮南、六安、巢湖、桐城等市的交流与合作,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增强其对区域的极化和辐射功能,打造引领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心动力源。
(作者单位: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王厚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