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全面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

2011-2-6 19: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北网2月6日讯(记者 杨林川)大兴安岭作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抢抓《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二期天保工程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实施机遇,统筹把握加强生态建设与加速转型崛起发展大局,突出“保生态、快增长、促转型、惠民生”这一主题,着力推进生态安全保障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养生旅游度假区、对俄合作新兴区、城镇化先行区等五大功能区建设,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崛起之路,将大兴安岭建设成为最富裕、最文明、最和谐的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之一。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和抚育,建设生态安全保障区。全面做好一期天保工程收尾、检查验收和二期天保工程启动实施工作,落实1.2亿亩林地管护责任,严格控制采伐限额,坚决杜绝法人超采,确保72万立方米木材产量调减到位。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为重点,切实提高营造林质量,规划到2015年森林抚育1045万亩、森林改培800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最大限度地恢复与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着力推进防火公路3.9万公里、林火视频监测中心、人工增雨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综合防灭火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林地过火率控制在1‰以内。全力实施集中供热、小锅炉改造和节能工程,加大对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力度,力争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超过330天。重点发展兼顾生物多样性与经济收益的林业碳汇项目,争取国家林业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我区开展碳汇计量监测,大力发展中国绿色碳基金林业碳汇和京都规则林业碳汇项目,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中国林业碳汇之都”。
  ——加快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以发展成主导产业和国内一流绿色矿业示范区为目标,以矿产勘探为重点,以引进矿产冶炼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实现矿产资源勘探、采选冶炼、加工一体化,规划到2015年绿色矿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国际化寒带生物产业谷为目标,着力建设寒带生物种质资源原料、研发、加工和物流“四大基地”,重点扶持松岭林格贝1.5万吨林下植物提取物技改、漠河东北亚集团30吨二氢槲皮素等项目建设,规划到2015年寒带生物产值达到100亿元。以发展新兴产业和全省清洁能源的主产区与消费区为目标,重点开发水能,稳步开发生物质能,探索开发风、太阳能,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10万千瓦,产值达到30亿元。以发展林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为目标,重点发展低碳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市场、特色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到2015年货运周转量达到4200万吨,现代服务业实现产值41.9亿元。
  ——大力发展低碳旅游业,建设养生旅游度假区。以北极村旅游名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30.5亿元、以标志性景区景点、配套服务基础设施为重点的18个项目建设,早日把北极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名镇。大力开发“找北、探源、寻根、猎奇、养生、度假”等旅游产品,加快南瓮河国家湿地公园、古莲国家冰川地质文化公园、阿木尔蓝莓小镇、兴安边境石油小镇、塔河鄂伦春民族风情小镇、呼中兴安岭上小镇、图强矿泉城、十八站古驿城、韩家园森林城、新林工业重镇、松岭寒带生物谷等重点景区景点和旅游名镇建设,重点塑造“浪漫春季、清凉夏季、多彩秋季、梦幻冬季”等四季旅游形象,规划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低碳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服务质量优良、享誉国内外的低碳旅游示范基地。
  ——全力构建新的欧亚大通道,建设对俄合作新兴区。进一步密切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整合区内对俄森林资源开发资源,组建林业开发总公司,争取用5年时间,对俄森林资源开发达到150—200万立方米,实现在俄罗斯再建设一个“大兴安岭林管局”。鼓励采取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加快在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境农业生产等方面合作步伐,全力规划建设俄罗斯黑洛克、二月城、巴兰基赞和阿玛扎尔等四大工业园区,打造木材精深加工及林浆一体化产业基地。着力抓好加格达奇机场、古莲至洛沽河铁路、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以漠河兴安口岸尽快实现常态化开放为重点,积极推动洛古河跨境大桥建设与呼玛口岸开放,全力打造内连国内、外连俄罗斯的经贸大通道。规划到2015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764万美元,年均增长20%。
  ——着力打造兴安特色魅力城镇,建设城镇化先行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全力打好小城镇建设三年攻坚战,以旅游、口岸、中心林场、中心乡镇等城镇建设为依托,将规模小、设施不完善的村屯、林场、居民点撤并到附近重点城镇,重点建设加格达奇、塔河、漠河、呼玛四大区域性中心城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建设的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发展空间大的区域转移和聚集,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更加协调,人口规模与承载能力相互匹配,全力建成一批“风格独特、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城镇综合体。着力实施民生工程三年规划,确保总投资216.7亿元的145个项目按时完成,棚户区改造385.89万平方米,规划到201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燃气普及率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标准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