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费但不可“吸血”

2011-2-27 15: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叶檀
    如果按照彻底的市场办法,由民间出资修路,政府进行招标,企业将对大约需要的成本、收费年限、经过车辆进行审核,收费标准与年限模糊等公路收费的痼疾将大大改观。
    公益与市场之间的平衡最难掌握。在面对重大难题时,或者偏重公益,或者实行彻底市场化,两头都想讨好的结果,往往是两头都不讨好。
    我国公路收费问题主要在于制度不完善、收支不透明、寻租严重。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高速公路所需要的成本,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无法做到赢亏平衡,收费公路是弥补财政缺口、还本付息的必要之举。
    目前,中国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设的。与1984年比较,我国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提高了3倍,高速公路里程规模从零发展到世界第二位。
    没有人否认如此巨大的成就,但相关方面是否考虑过,这些高速公路什么时候才能还本付息,养护费用由谁支出,目前还在扩张的省级高速公路热所造成的金融风险由谁承担?如果是彻底的公益做法,收费加上补贴可以接受,但前提是纳税人得到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建造之始有对工程成本、收益的全面报告。
    从政府还贷路到经营性公路,意味着收费公路成为企业的钱袋子,而不是政府基建的钱袋。当然,政府可以从下属国企拿钱,但这是私相授受,绝非光明的公共财政应有之义。
    如果按照彻底的市场办法,由民间出资进行测算,政府进行招标,企业将认真地对大约需要的成本、收费年限、经过车辆进行审核,收费标准与年限模糊等痼疾将在很大层面上有所改观。也有其他的市场化办法,如美国铁路大建设时期,政府以铁路旁的土地资产换取民间投资资金,在铁路周边地区的企业布局与物流由铁路参与者决定,其他还包括证券市场融资等。美国的铁路泡沫套牢不少投资者,也有铁路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但再坏的结果却是让美国乘客与物流业者得益。
    中国高速公路收费背后掩盖着一个事实:在许多地区,收费公路已经成为剪除企业羊毛的重要手段,各种寻租力量轮番而上,加上不透明的公共财政助纣为虐,导致收费公路如同千年不变吞噬民生的老虎口。
    法治下的市场,公共财政下的公益投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