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强港智慧城市明确收入差距控制目标

2011-2-23 19: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纲要草案: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统筹任务繁重,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攻坚更为艰巨。

  本报记者 郑巍 周文丹

  未来5年,“宁波号”将驶向何方?近600万市民搭乘的这辆快速、平稳动车,将疾驰出怎样的辉煌路径?

  昨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亮相。

  科学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加牢固。围绕这个总目标,长达2万多字的万字《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多达8项的具体目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打造国际强港,构筑现代都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快速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亮点1 基尼系数写入规划,让市民的生活更有品质

  文本: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有效遏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到2015年全市基尼系数为0.3左右。

  解读: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资处处长 刘卫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0.2~0.3属于收入差距比较平均,0.4是警戒点),它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体现对低收入群体的更多关注。

  收入分配影响贫富差距。目前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的总原则是“限高提低”,也就是限制垄断行业、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最低工资。我们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宁波已建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也就是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工资谈判。

  亮点2 打造国际强港 海洋经济迎来历史机遇

  文本:加快“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战略性转变,努力建设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

  解读: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张水清

  宁波是资源小市,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东方,是一片可以好好开发的辽阔海洋。目前,国家确定浙江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省委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以宁波—舟山港邻近区域为核心区的“海上浙江”,这为宁波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但宁波的港口发展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大而不强,价值链不长”。

  因此,规划中提到两个重要转变,“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要改变港口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

  为了深化产业链,比如规划中也提到 “要大力培养"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等。

  亮点3 创建智慧城市 提升信息化水平

  文本: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以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

  解读: 宁波市信息产业局综合规划处处长 顾德道

  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怎样让信息和知识,得到最优化的运用。政府层面,城市的决策运行,达到智能化状态;从产业角度,产业实现优化省级;居民提高信息知识获取利用的能力;从环境角度,能降低消耗。

  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信息技术的最优化运用,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运行的最优化。

  亮点4 建设生态文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本: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读: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张水清

  “六个加快”是“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也是首次提到。宁波临港工业比重大,粗放型工业占比大,经济的快速推进,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比其他城市更有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国家也提出了一些制约性的指标,比如节能减排,未来五年,宁波的任务只会加大。

  为了实现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规划也提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些行业准入标准等。

  “十二五”规划

  四大特点

  1 强化政府职责领域指标

  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包括40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有27个预期性指标,13个约束性指标。与我市“十一五”规划相比较,约束性指标大大增加,从8个增加到13个,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改善民生领域。新增的约束性指标主要包括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和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等。

  2 居民收入、GDP同步涨

  草案中,10%、10.5%这两个数字格外惹眼。“十二五”期间,宁波不仅要保持10%的这个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计划达到10.5%,均跑赢GDP。

  3 民生受到更多关注

  与过去相比,此次纲要草案在民生、社会领域、文化建设方面的篇幅大量增加,并细化了民生工程方面的内容。

  4 彰显宁波发展优势

  纲要草案既保留了港口发展等特色指标,又根据“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增加了商品销售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等一级指标,突出宁波“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作者:郑巍 周文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