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加快形成国际市场 对外开放发展迅速

2011-2-21 12: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家批准实施。从此,广西围绕规划提出的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的宏大目标,积极推动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从亿吨大港规划到国际大通道建设、从产业集群化发展到城镇群建设、从保税物流体系构建到对外开放合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从2006年到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7%,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6.6%。”广西北部湾规划与建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瑞贤以一串有说服力的数据向记者呈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处处能看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时时能感受到人们只争朝夕的建设热情。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交通枢纽加快构建 
  防城港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两条传输带正在卸矿石,1个小时就能卸货7000吨,46秒就装好一节列车。 
  防城港务公司总经理谢毅说,现在该码头辐射到西南、华南和中南地区,服务钢厂35家,2011年吞吐量有望达到1500万吨。 
  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张海介绍,2006年以来,广西投资了100多亿元加快沿海港口建设,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成功整合为广西北部湾港,完成了沿海三港资源整合,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从2005年到2009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从3669万吨增加到9407万吨,翻了一番多,三年再造了一个北部湾港。 
  广西北部湾港作为西南地区主出海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2006年到2009年,西南地区的金属矿石、煤炭、石油等大宗散货经广西北部湾港集疏运的货物占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的比重从40%左右提高到65%以上,华中地区货物从广西北部湾港出海的比重从1.9%提高到12.1%,每年广西北部湾港进出口东盟国家的货物近600万吨,其中磷酸的出口量已占全国的50%以上,产品主要销往东盟国家。 
  除了海上通道,经济区的陆路国际通道建设和航空通道建设也突飞猛进。 
  目前,经济区已建成出省出边高等级通道25个,其中高速公路5个,建成出海高速公路4条,开通国际通道运输线路10条。我国首条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目前在建的公路和铁路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1小时以内、到广西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越南河内3小时左右的快速交通网络。 
  航空方面,南宁机场围绕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按4E级扩建,可以起降波音747大型客机。新开工建设的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成后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4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4万吨,比目前吞吐能力提高5倍。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大大增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加快形成 
  
  “已有306项超亿元项目落户,总投资额4770.5亿元。2009年,经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1.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了两番。”广西北部湾办副主任梁金荣说,“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石化、钢铁、林浆纸、电子、能源、生物制药、轻工食品、海洋为主的产业布局。” 
  为促进北部湾产业发展,广西从2008年起设立了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钦州港工业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中国电子集团北海电子产业园、龙潭产业园、南宁国际物流基地等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4.25亿元。2009年以来,广西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内重点产业规划布局29个专业产业园区,计划投入900多亿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至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7000亿元以上。 
  在经济区采访,记者随处都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局面。 
  “2006年我到园区时,到处是杂草丛生,当地还有农民赶牛到园区里放牧。现在几乎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有项目进驻,可以说是月月有惊喜。”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陈勋说。 
  “我们原定要2020年实现300亿元产值,从现在情况来看,2015年就可以提前实现这个目标了。”经济区组团之一的龙潭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黄维告诉记者。龙潭产业园地处玉林市最偏远的龙潭镇,之前是一片荒坡地,启动建设两年半时间,就引来了投资额达200亿元的创新进口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样的大项目。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太多,发展势头太快了,以致园区不得不在短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目标计划。 
  在迅速推进产业开发的同时,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北部湾城市群也在加快形成。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北海打造旅游休闲之都、港口工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钦州重点推进47平方公里的茅尾海滨海新区建设,拉开再造一个钦州的城市框架,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防城港市重点建设全海景生态滨海城市,加快新城市中心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沙潭江核心区,腾出港口发展空间。 
  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发展迅速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共同形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税收物流体系,构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化综合物流网络,区域性物流基地初见端倪。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整个保税港区是在海上生长出来的。”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王乃学动情地说,建设者们冒酷暑,顶扬尘,以日吹填40亩的速度在万亩碧波上吹填出了万亩建设用地。 
  在东兴市,记者看到北伦河上一艘艘机动船轰鸣着驶过。一辆辆小货车排着队等着装船上卸下的货物,一片繁忙场面。“我们边民互市区建成后,货物通过量由原来的每天100吨左右猛增到了500吨以上,现在每天都有三四千艘船在来回穿梭。”广西北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兆群说。 
  在凭祥市,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不停地从口岸运输水果。凭祥市市长廖应灿告诉记者,凭祥是广西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年进出口贸易量已超200亿元,从凭祥浦寨入境的水果就约占全国水果进口量的四分之一,凭祥已成为面对东盟最大的水果进出口基地。 
  “为了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国家批复凭祥建设综合保税区项目。目前,保税区一期项目已接近尾声,建设者正抓紧安装调试设备,很快就能实现封关运作。这将极大地增强凭祥市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凭祥综合保税区副主任周黄忠说。 
  独特的区位优势成就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使其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地位的提升,进而吸引了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聚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三大平台,全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促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断深化。 
  目前,经济区与东盟的一批交通、港口、旅游、农林渔业、能源等先导产业合作正在实施。北海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已正式复航;北部湾港到东盟各国主要港口航线陆续开通,港航、物流合作日益紧密。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广西·印尼经贸合作区、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与越南国家开发投资银行、造船工业集团合资全面开发建设越南海河港等项目顺利推进;贯通整个中南半岛,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初具雏形,以交通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前期合作已经展开。 
  无论是在交通基础设施、还是在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都着眼于开放合作,携手共赢来实施,为区域搭建了共同繁荣发展的舞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有力引擎。 
  (责任编辑:王姣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