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仓库“安检”?

2011-2-19 19: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杨紫
    据报道,今年元旦前夕,长春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郭姓男子出售假冒哈药集团制药厂的头孢氨苄品牌药品,数量巨大。接报后,民警立刻展开了侦查,从郭某租用的仓库查出21种假冒品牌药品,数量达11万余盒。
    无独有偶。1月2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一起利用物流仓库藏匿、销售假冒世界名牌的案件。据介绍,执法人员在这个位于江阴的某物流仓库,查获了近2万件涉嫌假冒的世界一线名品,涉案金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数量之巨,令人乍舌。
    除此之外,仓库违规存储劣质食品、盗版光盘、假冒化妆品,甚至毒品的相关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
    那么,为何仓库违规屡禁不止?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又是如何进入仓库的呢?仓库建设者、管理者在接纳租户产品时,是否也需要“安检”呢?
    “我们都是将仓库整体租给客户的,由客户自行管理,我们只收库房租金,无法对客户存储的货物进行检查。法律也没这方面的规定啊。”北京某仓库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很多仓库,尤其是中小仓库普遍存在,也间接给某些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
    仓储作为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到存储货物的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物流产业的市场秩序,更涉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统计表明,我国目前从事仓储业务的企业已经超过一万家。试想,面对如此庞大的仓库容量,如果监管方对其中存储的货物都一无所知的话,那后果简直无法想像。
    所以,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及早出台相关法律,对仓储设施进行监管。这个监管方可以是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是仓库的建设者、管理者,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机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