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破堵”之路

2011-2-17 12: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随着嘉兴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加快,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呈不断加剧趋势。 
    2010年,嘉兴市本级新增机动车3.4万辆,达30.5万辆,同比增长12.45%;新增汽车2.6万辆,达11.9万辆,同比增长27.97%,有车的市民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形势异常严峻。 
    谁都不会否认,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道躲不过的坎,如今,交通拥堵更是城市化进程加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在嘉兴市区,特别是上下班高峰,中山路,堵!勤俭路,堵!禾兴路,堵!不管是开车的还是不开车的,看到此情此景,怎一个“烦”字了得?如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计代表委员
    
    不断完善路网规划布局 
    嘉兴市人大代表、南湖区解放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张坤 
    在朱张坤看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他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完善路网布局。 
    “就我了解,目前市区的断头路比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畅通。”朱张坤举例说,将市区纺工路与东方路相连的设想已经提出很久了,但却迟迟不见动静。“这条路作为市区南北向的主要通道之一,打通后对缓解交通压力有很大作用。”同时,朱张坤也坦言,这项工程的启动的确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但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克服困难,及早实施。 
    人是交通行为的主体,要想彻底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除了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外,朱张坤认为还要抓软件建设,即加强宣传,让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文明出行深入人心。“国外有些城市的道路并不比我们的宽、多,但是它们的交通秩序却要好得多,主要原因就是每个人的文明出行意识都很强。”人让车、车让人,大力发展公交优先战略,合理科学地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间,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适当扩展单行道的数量……这些措施都可以让我们城市的交通变得顺畅起来。 
    “解决交通拥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政府部门的事情,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联动起来,建立长效机制。”朱张坤希望职能部门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和想法,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 
    建设立体行人过街设施 
    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副局长:姚钰明 
    “目前,中心城区南北交通不畅,秩序较乱。尤其是建国路晚间实行夜市后,失去了原有的交通次干道功能,交通完全中断。”针对市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姚钰明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他认为,建国路夜市在傍晚时分开始设摊,对市区晚高峰影响非常大,同时,建国路白天的通行能力也较差,导致禾兴路成为南北交通的唯一主干道,而在环城路以内的一段禾兴路为机非混合道路,不仅路幅狭窄,而且沿街商场店铺多、进出路口多,早晚高峰交通严重不畅。调查数据显示,禾兴路高峰交通流量达到了1440辆/小时,已处于饱和状态。 
    在今年的两会上,姚钰明撰写了《关于加快取消或调整建国路夜市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城建部门要提高道路设计标准,对建国北路进行必要的交通工程改造,确保路段机动车双向四车道,并对相关路口进行渠化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结合广大市民的呼声,姚钰明还建议在中山路与禾兴路交叉口、中山路与建国路交叉口建设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这两个交叉口为核心城区中商业最集中、交通最繁忙的路口,迫切需要建设立体行人过街设施。”姚钰明建议由相关部门对修建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两种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对地下水位影响、地下管线处理、施工期间对交通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等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评估比较,结合《嘉兴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规划,确定具体过街设施形式。
    对话职能部门
    建设或改造13条支路 拓宽改造9个道路路口 
    市建委规划管理局副局长:郑戚良 
    近年来,嘉兴市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老百姓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热点,郑戚良认为,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每年缓慢增加的道路面积与汽车拥有量迅猛增长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近几年差距越来越大,居民习惯开车出行导致公共交通承担比例不高;二是城市路网结构比例不够协调,市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难以形成快速疏解交通的能力;三是老城区道路资源有限,拓宽改造难度大,断头路多,城市支路网不完善。“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市区快速路网,完善老城区支路网交通微循环系统,是当前城市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郑戚良表示,今年市区将加大城市交通投入,努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除了进一步加快城市中心区次干路与支路网的建设外,还将优化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做好近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尽快启动建设。同时,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加快静态交通建设,缓解重点地区停车难问题。 
    据了解,为应对交通拥堵,2011年市区城建计划送审稿将道路交通工程排在六大类工程之首,并建议将市区主干路建设、中心区路网完善、部分路口改造等工程列为2011年市区实事工程。 
    首先,继续大力实施“四路两口六通道”工程。在去年完成由拳路下穿铁路、中和街西段贯通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推进环城路改造、三元路贯通、纺工路跨铁路接东方路、吉水路接洪波路交叉口改造、中山东路与嘉禾路交叉口改造和亚太路、长水路、三环南路、长秦路、双溪路穿越沪杭铁路等主干路改造建设工程。 
    其次,计划在3年内启动建设或改造姚庄路等29条支路,今年将计划启动13条支路的建设或改造,其中,杨柳弄(环城北路至梧桐树街)、嘉兴大桥西匝道(放鹤洲路至中环南路)、翠柳路北延(中环南路至由拳路)、同乐路北延(同乐路至东升路)、真合路人行桥(玉泉路至放鹤洲路)、章基浜路东延(禾兴北路至建国北路)等6条支路计划于今年完成建设或改造,以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局部地段交通拥堵状况。 
    最后,今年市区还将对中环南路和纺工路交叉口、中环南路和花园路交叉口、中环南路和新气象路交叉口、中环南路和越秀路交叉口、中山路和中环西路交叉口、中山路和常秀街交叉口、中山路和新洲路交叉口、中山路和320国道交叉口、中山路和秀园路交叉口等9个道路路口进行渠化拓宽改造。(本文来源:南湖晚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