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华龙重组成功业绩提振明显

2011-2-14 13: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运行业也许正在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今年1月,中国海运购买的一只大型运输船正式交付,装载量达14100只集装箱,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航运业添置的最大型船只。
    事实上,从去年的经济数据看,海运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分析师表示,2012年的运力缺口有望带动行业景气度达到高点,具有重组概念和股本扩张能力的ST华龙可以关注。
    远洋海运企业集体预增
    从个股来看,海运板块已经出现一定涨幅。如中海集运,从去年四季度起,涨幅已经超过20%,明显强于大盘。在其涨幅明显的背后,是业绩的恢复性增长。今年1月,中海集运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10年度经营业绩大幅度增长,盈利超预期。2010年三季报显示,中海集运前9月实现营业收入273.66亿元,同比增长93.98%;净利润33.26亿元。
    湘财证券分析师刘正认为,中海集运的强势表现,主要是对其业绩恢复超出市场预期的体现。这也意味着,其他航运股如中国远洋、中海发展等2010年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股价在未来也存在修复的机会。
    从第四季度至今,中国远洋涨幅为6.16%,中海发展为4.50%,明显逊于中海集运。但是近期,这两家公司都宣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中国远洋表示,公司2010年度业绩增长明显,将实现全年盈利,而在2009年,其交出的成绩单是亏损75.41亿元,折合每股0.74元。中海发展则表示,预计2010年较去年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60%,公司2009年实现每股收益0.31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国内各大港口纷纷克服罕见气候带来的装卸困难,迎来开门红。河北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南京港集团等均同比大幅增长,甚至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芜湖港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10%。
    对此,海通证券给予集运行业“增持”评价,原因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虽然大量厂商反周期向船厂下订单,但在2009年全年的订单仅为17艘,由于2009年订单清淡,加之目前需求总体稳定,2012年的运力缺口有望带动行业景气度达到高点。
    ST华龙重组成功业绩提振明显
    那么,在未来一年中,航运板块中还有什么个股值得期待呢?
    2000年12月,一家名为华龙集团的公司在主板发行上市,由于连续三年亏损,2007年被暂停上市。为恢复上市,公司2007年启动“重组式股改”,引进上海三盛宏业全资子公司上海兴铭公司进行重组。在股改阶段,上海兴铭将其持有的普陀海运有限公司70%股权捐赠给公司,并于2008年10月完成变更手续。至此,公司从海洋养殖转型为干散货水上运输业,于2009年1月恢复上市。通过股份转让,上海兴铭公司取得公司1206万股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建铭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09年初公司发布购买资产报告书,拟增发股份收购大股东资产,最终确定以公司拟发行1.23亿股购买三盛宏业和陈立军持有的舟山中昌海运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去年5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准并已经完成。
    资料显示,中昌海运主要盈利点是在干散货运输业务上,目前主要经营浙江至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口间货物运输,货物代理;主要运输煤炭、铁矿石。与多家大型
    国企如宝钢、神华有业务往来。2008年中昌海运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净利润8066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7.25%。它的加盟大大增强了ST华龙的运输能力。在重组完成后,公司运力由2.1万吨增至17.5万吨,拥有的运输船舶将由1条增至6条,抗风险能力提高。
    资产重组完成年报披露后将摘帽
    今年1月26日,ST华龙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约在3000-3500万元之间,业绩增加的原因正是由于在资产注入后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所致。根据交易所股票交易规则,ST华龙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且年报扣除非经营性损益为正,在其3月中旬年报公布后公司将摘帽。
    从ST到重组到再摘帽,是许多上市公司都走过的老路,让人记忆犹新的是现在的西藏城投,曾经的ST雅砻。2009年12月,西藏城投完成资产重组,上海闸北区国资委所持的上海北方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已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净利润立刻由2008年的亏损2850.43万,变身2009年的盈利7727.71万元,并于去年3月16日摘帽更名。在其去掉ST的头衔当日,开盘后不到10分钟便封于涨停,随后几个交易日更是突破1年多来的箱体震荡,短短5个交易日涨幅接近40%,而在经过一番调整后,随后该股从6.75元飙升至去年11月最高时的25.66元。
    主营突出扩容动力较大
    “可以看出,在重组完成后,ST华龙的主营更加突出”,成都一私募人士表示,几年来房地产受政策控制的影响,大股东已开始把发展的重心由房地产开发转到海运。去年11月,先是宣布通过子公司舟山中昌海运筹集人民币3.5亿元左右新建2艘4.75万吨级散装货轮,随后不到一个月,又宣布斥资1亿元设立中昌海运(上海)有限公司。
    该人士表示,虽然海洋运输并不是什么新兴行业,但华龙在海运事业的起步是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迷阶段,随着全球贸易的复苏,其盈利能力将获得释放,而且由于海洋运输前期成本投入巨大,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只有不断采用各种融资方式,比如日前公司就宣布,通过限售股和债权发行信托计划,ST华龙大股东三盛宏业就获得一笔仅2亿元的融资。“从公司目前种种举动来看,股本扩张的动力很大”,他说,在自有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公司若要扩大规模,不排除再次使用定向增发的形式购买资产,以提升竞争力,不断由一个低市值公司向大市值公司发展。
    “目前,ST华龙总股本为2.73亿股,其中流通股为1.04亿,股本扩张仍有空间,从技术图形上看,该股近两年一直在6-9元大箱体运行,一旦突破,后市潜力不可估量。”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