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11-1-9 14: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华义
    新年前夕,长三角地区港口规划与业务会议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讨会(下称研讨会)在南通市召开。此次会议介绍了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南通市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的做法和主要经验,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浦东新区与南通市港口管理局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进行的积极探索,发挥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整体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港口、航运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表率和示范。
联合推动
    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长期以来,相关政府部门、航运业界及各界人士都在不断地研究新方案、采取新措施。这其中,上海市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南通市相关部门所做得努力更是有目共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也一致认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江苏省南通市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分中心的战略实施,等于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绑上了两个高速“推进器”。
    众所周知,要建设世界级的国际航运中心,人才是关键因素。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明志告诉记者,为了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人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浦东发展,浦东新区制定了《集聚航运人才实施办法》 (下称 《办法》),《办法》涵盖了航运人才所在的5类企业和机构,鼓励航运人才向上述企业和机构集聚。针对新区国际化高端航运人才稀缺、高级航运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浦东重点扶持上述五类企业和机构中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三类人才;给予航运人才多样化奖励措施,包括对新引进企业或机构高管人员给予一次性补贴20万元和40%的个税奖励,给予医疗保障、户籍办理、子女就学、人才公寓等待遇。
    在吸收优秀人才的同时,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更为重要。对此,浦东也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航运办处长顾晓峰在研讨会上介绍说,根据《浦东新区促进航运发展财政扶持意见》,对新引进的航运服务企业,经认定,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补贴;对新引进的航运服务企业和航运制造与维修企业按其对新区的贡献程度,经认定,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还鼓励在浦东新区设立的航运企业或功能性机构积极开展与浦东新区航运发展软环境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举办高层次的航运培训、研讨、会展等活动和项目,支持提升航运服务功能的平台项目建设,经申请认定,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此外,营业税优惠政策、中资外籍船舶特案减免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离岸账户政策、吸引航运高端人才相关政策、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等都进一步优化、深化。
    据了解,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航运优秀人才、数千家航运及相关服务企业落户浦东,使浦东航运几乎涉及港口码头、船代货代、仓储物流、船舶运输、船舶交易、船舶保险、融资租赁等航运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
    当浦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江苏南通市也在积极融入上海,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南通市港口管理局局长李吉平在研讨会上发言时指出,南通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分中心风劲帆扬,正演绎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崛起的神话。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划,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上海港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上海港中心地位突出,以宁波-舟山港为主南翼强势发展,而北翼却是港口多而不强。据有关专家分析,北翼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是北翼没有真正意上的海港。为了把南通港打造成可与南翼宁波-舟山港相比肩的北翼强港,目前南通港的建设重心已从沿江转向沿海,沿海的洋口、吕四两个港区2008年相继通航,南通港由此进入江海时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没有海港的局面被彻底扭转,在此基础上南通对上述两个港口还在加紧开发利用中。与此同时,南通还实施了通海港区圈围、长江口北支岸线整治等工作,现今北翼已形成了沿海公路、沿海铁路、沿江公路、沿江铁路等便利的交通网络。据了解,目前,上海港在集装箱的疏运体系中,“江海联运”的箱量逐年攀升,而这其中的相当部分箱量亦来自长三角“北翼”。
    李吉平局长指出,南通港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战略机遇,按照“南接上海,北贯陇海,依托苏中苏北,做强北翼江海组合港”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大港口。一是抓住大项目,通过吸引投资规模大的临港产业项目,获取大批量货物的进出、储存和中转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二是发展大物流,加快引进以外贸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三是接轨大上海,长江下游大通道建成后,南通港将主动和上海港做好规划联动、政策联动、要素联动、市场联动,全面提升港口发展水平,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发展趋势
    浦东与南通在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那么浦东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南通及长三角其他港口又将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成为了研讨会的热点。
    经过长期努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完善,但“软实力”的提升速度一直较慢。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十二五”期间浦东将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视引进发展新的航运服务机构类型、设立航运产业发展基金、推进航运保险机构设立等来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建立健全金融、航运、物流等行业协会的信息服务、业务指导、协调沟通功能、积极发展专门的航运仲裁机构、加强与世界著名航运机构合作交流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加速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
    王明志主任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航运发展将形成“1轴、2系、4块”的发展格局。1轴是指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轴,2系是指集疏运体系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而4块分别是指航运专业服务业、航运金融、航运物流、航运研发与信息。
    记者进一步详细采访了解,下一步洋山保税港区将建成国际航运综合试验核心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临港主城区则建成航运服务产城融合示范区,主攻航运配套、航运文化、航运管理等;外高桥保税区将建成国际贸易示范集聚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将建成临空服务创新实践区,主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推动离岸贸易、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等。
    此外,临空产业园区将发展成集“临空经济、会展旅游、商务办公、教育研发、商业文化旅游和城市居住功能”于一身的临空产业先导示范区;而陆家嘴将全力打造成金融贸易区、航运金融核心区。
    此次会议上,相关政府人士还表示,未来上海将加大航运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大力支持海事仲裁机构和海事司法机构的建设,深化改革,促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建设,从而形成适应航运金融、航运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监管制度框架。减少或取消政府在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制定符合国际通行的市场准入规则。
    王明志主任则希望浦东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通过创新、探索以及国际综合实验区这种方式,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他还分析说,目前,南通港长江岸线资源的利用程度相对比较高,而沿海岸线资源还有待开发。根据有关专家多年的跟踪和论证,南通港沿海岸线资源的条件是非常好的,各种建港技术指标也很合理。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期发展来看,北翼将会是航运中心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下一步南通沿海港口的开发力度将会加大。
    对此,南通港方面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已经从着力建设硬件能力为主的阶段,转向“硬软齐驱”且以“软实力”提升为主的建设阶段。在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集聚相关港口的力量,共同推进。对此,南通将加速建成长三角北翼航运中心,下一步要把江港做强,海港做大,打造上海组合港中的江海大港,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的能力承接一部分过来,从而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方位能力的提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