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标 抢机遇 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八大任务

2011-1-8 10: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解读: 
  规划建设生产资料市场。争取用20年时间,建成总面积12平方公里,集展示、交易、仓储、信息发布、技术交易、售后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身,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联动、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联动的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国际商贸城相呼应的新市场群。重点推进海量数据储存与信息处理中心、新型原辅材料供应板块、成套机械装备供应板块、零部件和总成供应板块、工量具供应板块、义乌指数信息发布平台等6大板块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建成占地2.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的供应商产品展示交易及配套用房项目,市场初具规模。
  确保小商品市场持续繁荣。推动义乌市场“走出去”,到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开辟连锁批发市场,在全球稳妥布局分销配送中心或展示中心。培育发展进口、转口市场,加快建设“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境外商品展贸专区,吸引更多境外生产企业和进口商品贸易商来义乌经营。深化“义乌指数”应用,加快小商品编码中心建设和应用,推进市场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小商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场话语权。加强市场管理,提升壮大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做大做强义博会、文博会、森博会、旅博会四个国家级展会,力争使义博会规模达到1万个国际标准展位。加强会展的培育引进,重点发展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小商品优势行业展会,大力发展网络会展,积极争取国家级协会、国际展览机构在义乌开展会展业务,引进一批优秀会展项目和高层次会议、论坛。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海量数据储存与信息处理中心,建立国际商贸城、生产资料市场以及义乌其他市场的商品实时交易信息库,打造规模化数字交易市场和数字商务平台。大力发展网上专业化经营性公司,培育引进有较强影响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专业性行业门户网站,建成全球最大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打造“东方商谷”。
  【关键词】现代物流跨越发展
  解读:
  构建“多功能、立体化”集疏运体系。扎实推进内陆口岸场站、铁路物流中心等重要物流功能区规划建设,逐步构建“两园四专业两站点一备用”的物流场站体系。大力推进义乌机场、杭长铁路客运专线、03省道等干线公路和义乌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与永康、浦江等周边县市快速路网建设,构建便捷、畅通的运输网络。
  创新“大通关”体制机制。切实加强与海港、空港、边境口岸的战略合作,把“义乌港”打造成为具有域名和口岸功能的“始发港”和“目的港”。加快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设,延伸港务功能,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保税仓库的功能,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实现航空口岸正式开放,逐步培育国际航线。
  壮大提升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快递、配送、分拨等现代物流业。力争培育和引进4A级物流企业4家以上、3A级物流企业6家以上。加快发展物联网,提高现代物流业信息化、集约化水平。
  【关键词】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解读:
  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整合、扩容、提升经济开发区和义乌工业园区,争取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要素倾斜力度,加快饰品、无缝织造、工艺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扶持发展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生物、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名牌,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培育和引进集团总部、职能性总部和科研服务机构,把总部经济区建设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和国家级小商品创新研发示范基地。合理引导五十强和成长型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培育和引进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探索发展敏捷制造。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发挥生产资料市场作用,大力发展以装配制造、集成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支持企业加强敏捷制造能力建设,实现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全面协调集成,建立“订单处理自动化、仓库管理智能化、生产安排订单化”的制造模式。
  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行业研发中心为基础,争取设立更多国家级商品质量检测服务机构,有效发挥公共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积极创建科技兴贸基地,集聚和培育创意设计发展要素资源,整合提升创意设计产品展、行业流行趋势发布会、技术专利交易会,推动企业向“创”、“造”并举转型。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关键词】强化关键性要素保障
  解读:
  开创招商引资新格局。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质”和“量”的飞跃。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在商贸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注重“招强选优”,瞄准世界500强以及国内外的大型企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建成一批对全市经济有重要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项目。
  构建“项目化”引才新模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引才理念,把“项目化”引才作为集聚人才的主要手段,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积极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133创新人才工程”、“海外领军型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推动人才政策从面上推进向点上突破转变,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设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环境,突出抓好公租房建设,有效解决人才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构建现代金融支持体系。健全金融服务机构,支持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着力发展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搭建民间资本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创新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信、会计、审计、信息发布和咨询等金融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投资管理、金融顾问、信用担保和业务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
  增强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健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机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公开转让机制。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和改造扩容工程,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
  【关键词】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解读: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积极谋划“双江湖”水利枢纽工程,努力打造以创意、研发、商务等为主导的环湖产业带,形成集休闲、旅游、居住、水利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加快推进金融商务区建设,集聚更多金融机构和国内外大中型商贸服务企业。加快开发北门街等城市核心商业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零售企业,增强城市休闲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城市中轴线和城市环线建设,积极谋划连接主要功能区的城市轻轨,加快推进城市主干道的互联互通,构筑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全力推进城市交通节点改造,加快地下人行通道、地面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组织管理水平,加强重大项目交通论证工作,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全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力争建成2-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加快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积极实施旧城区和老小区改造。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争创国家级森林城市。
  【关键词】扎实推进“两项改革”
  解读:
  全面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国际贸易发展创造新鲜经验。重点是探索建立“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管理、工商等系列监管政策和办法,创新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应对机制,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构建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创新国际贸易发展新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流通新方式,构建发挥市场带动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市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构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金融服务机构和功能,探索推进金融服务国际化有效途径,构建现代金融支持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协同互动发展,推进东中西部地区深度合作,构建区域合作新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将村级集体资产量化到人,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处置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强县扩权工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活力。
  【关键词】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读:
  培育发展中心镇。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使中心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推进扩权强镇,逐步消除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增强中心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小城市培育机制,加快推进佛堂镇开展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支持其他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道路、给排水、垃圾、通信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用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加强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农村防灾能力。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引导科技、法律、治安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探索建立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抓手,提升城乡新社区建设和村庄整治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实施高层公寓、功能分区、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等农房改造新模式,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深化村庄整治工作,积极推进“空心村”改造和农村连线成片整治,加快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强基本农田管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培育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林业。高标准规划建设农业经济开发区,加快培育农家乐旅游线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区域集中供热、分质供水、垃圾分类回收等工程,实现资源、能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义乌江流域和小流域的保护和治理,逐步解决水、气、噪声、固废、农业面源以及畜禽养殖等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创建“富饶和谐、宜商宜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关键词】加强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
  解读:
  坚持不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完善团队服务功能,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推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深化“平安义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完善大调解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新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密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境外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增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做好援建和对口帮扶工作。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创收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大力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鼓励发展来料加工,积极拓宽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途径。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体面劳动,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涉外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发展高等教育,加快义乌工商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争取国际合作办学。加快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打造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义乌精神,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镇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培育特色文化节庆品牌。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认真做好市志修编和档案工作。创新提升文化体育产业,壮大文体用品制造业、文体休闲娱乐业等产业,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