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

2011-1-8 10: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祝 华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且是当前一项紧迫工作、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胶州市作为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县市,近年来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正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又面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和青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良好机遇。在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一大主题:加大投入、跨越发展、和谐共进,全力打造“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核心圈层重要一极,选准战略基点,突出主攻方向,抓量变促质变,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速步入“良性质变通道”。

  一、转方式、调结构重在持续发展,以规模增量带动质量提升

  县域经济实现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必须坚持持续发展,以增量促增质,以扩张优结构。

  一是招大联强精引增量。今天的项目结构直接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因此,抓好了项目的质量、规模、效益就抓住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牛鼻子”。尤其要通过提升外来项目质量,带动本地企业转型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坚持大招商与招大商相结合,瞄准大高新项目和重点区域搞突破。 2010年预计完成到账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75%。特别是从项目建设情况来看,2010年新引进项目373个,其中新签约过亿元内资项目48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45个;在谈过亿元内资项目29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53个。

  二是扶优壮强激活存量。每一个落地企业都是一个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是推动转型升级的最有效手段。我市自2008年起就开展了“企业发展年”、“携手企业千人行”等活动,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创新实施“一个中心、两家银行”搭桥贷款模式,每年可以帮助企业担保周转资金数十亿元。每年投入约3000万元加大对年产值过10亿元和过亿美元内外资企业的培育力度,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一系列有效举措不仅推动大批骨干企业增资扩产,更成为产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是集群扩张提升质效。坚持把产业高新化作为主攻重点,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再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引进。突出高端要素引入,充分利用低碳商机,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污染增量向绿色增量转化,产能增量向效益增量转换。目前已形成了“4+5”产业发展新格局,“4”即机械装备、食品加工、服装鞋帽、木器家具四大传统制造业集群,四大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5”即半导体照明显示、高节能高端化装备制造、风电及超高压输电装备、高档纺织面料、生物制药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呈现出高效快速增长势头。

  二、转方式、调结构重在强化内核,以创新突破促进产业升级

  企业是发展的核心、转型的主体,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在扶持企业发展上,我市始终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原则,突出抓好“三名”。

  一是做名品,抢抓行业制高点。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大对增值税转型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全市企业先后主持参与起草国标25项、行标65项、地标10项,拥有标准委员会2家,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行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自去年以来连续保持月增幅环比增长。

  二是联名家,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引进一大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力强项目的基础上,先后联系中国石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300多项科研成果与我市企业对接,上千名国内专家人才成为企业 “编外”研发团队,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运作机制。目前,全市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各类技术研发中心。 2010年全市新申请专利726件;授权量588件,年增幅达到50%以上。

  三是创名片,提升规模影响力。县域经济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不仅要向高端产业进发,更需向产业高端行进。我们坚持把行业协会作为加强行业协调、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先后组建起制塔钢构、木器家具、食品加工等10家行业协会,形成了 “横向拉长,纵向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以装备制造、钢结构、船用锅炉、炭黑、运动鞋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总量的70%以上。

  三、转方式、调结构重在均衡发展,以优化动能推动转型升级

  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在高度重视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一是注重动力结构均衡。多年来,外向型经济是胶州发展的特色和强项,为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在千方百计稳定外需、拓展外贸的同时,加快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出口、投资、消费日趋均衡。 2010年预计完成外贸出口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2亿元,同比增长18%,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日益强劲。

  二是推进产业结构均衡。做大二产的同时,着力推动三产扩容提档、一产增质增效,形成协调发展联动力。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突出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房产、金融、休闲旅游五大行业,着力打造城区北部生产资料、城区南部生活资料两大物流基地;依托喜来登、时代锦江、特色商街等项目,形成新城区高端商务、老城区生活服务等多个商圈及辐射城乡的一批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促进二产与一产联结、一产与三产对接。 2010年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4.1亿美元,畜牧、蔬菜、花木、水产四大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建成专业合作社523家,培育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258个,其中经营面积200亩以上的81个,最大面积达5000亩,流转土地面积14.5万亩,全市162个村建成专业村。

  四、转方式、调结构重在集约增长,以高端载体增创竞争优势

  有高档次的平台才能承接高档次的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我们坚持把优化园区经济、打造高质平台作为重要载体。

  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开发带动。积极融入山东省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布局,着力打造胶州湾产业新区、少海新城和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三大发展平台。胶州湾产业新区在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1亿元,形成可利用土地2万亩的基础上,2010年新签订BT框架协议65.7亿元,加快推进2.1平方公里的行政中心区、5万平方米的创业大厦等服务主体、基础配套和景观建设,总投资200亿元的香港新恒基LED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美元的新加坡亚星产业园、总投资70亿元的国际商贸交易展示中心等项目先后签约。少海新城着力打造滨海文化特色旅游重要目的地,目前各项基础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达34亿元,总投资3.5亿元的板桥镇等项目正加紧建设,2010年5月份第二届中国秧歌节在新落成的中国秧歌城内成功举办。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围绕打造半岛 “陆上港口”的功能定位,投资8.7亿元的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综合服务配套区加速建设,带动总投资16亿元的一批物流项目先后落户。

  二是强化园区经济拉动。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将壮大县域经济与培育强势镇村相结合,全面推进“大项目进区、小项目下乡”,镇镇建有工业聚集区,18处镇办落户工业项目最多的500多家,最少的97家。其中,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高、新项目引进呈现爆破式发展态势,先后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海尔无氟变频空调创新化基地、投资7亿元的特高压工程钢管塔等一批高端项目,每亩投资强度超过400万元,2010年再次蝉联全省开发区前十强,并荣膺首届山东最佳投资园区称号。随着园区经济的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机械制造、木器家具等特色镇,李哥庄镇荣获“中国制帽之乡”称号,逐步形成了以县域经济为龙头、镇域经济为节点、村庄经济为末梢的网状辐射格局。

  五、转方式、调结构重在激发活力,以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着力点。我们着眼于城乡统筹,突出抓了三大重点。

  一是着力推动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坚持疏老城、建新城,突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使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在较短时间内分别翻了一番。着力在提升功能上下功夫,总投资10亿元的文化、体育、会展三大中心,总投资105亿元、总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的城市核心区综合体建设全面推进,有效提升了城区带动能力。特别是全力推进总投资10.5亿元的“三河”治理工程,将新老城区、少海新城、产业新区连为一体,形成了 “河—湖—海”层次递进的城市发展框架。

  二是统筹推进新型镇村建设。坚持把镇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 2010年所有镇启动镇驻地开发改造项目,其中李哥庄镇和铺集镇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59%和55%,所有镇办均实现“六个有”,即有工业聚集区、放心超市、便民服务中心、城管中队、公路养护站、物业公司;所有村实现“四个有”,即有便民服务室、卫生室、文化大院、放心店。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突破口,多方投入近7亿元全面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工程,在短短2年内实现广覆盖目标,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三是加快构筑大交通体系。着眼于融入青岛、接轨半岛,着力完善纵横贯通、陆海空相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推进总投资33亿元的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双积路、营旧路等区域交通体系和投资1.6亿元的一批重要市政道路建设,加速构筑“四纵四横三节点”的环湾交通体系,充分承接大青岛同城辐射效应。

  六、转方式、调结构重在提升效能,以优化服务保障发展生态

  良好的环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生态。我们坚持从政府服务的转型升级入手,着力推进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高效政务体系。围绕调整优化行政服务体系,搭建起全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群众信访接待中心等五大中心,实行集中化、敞开式办公,打造行政审批快捷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全市有关行政审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单位全部纳入独立建制的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管理,行政审批项目由771项精简到154项,精简率达80%以上。特别是投资350万元开发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全市42个部门154项许可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坚持重心下移、服务前置,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所有镇(办)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室,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二是创优涉企服务机制。高度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制定出台 《机关效能建设评估实施细则》,在年度效能考核中实行末位一票否决制。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随时随地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在执法部门中推行 “集团化领导、集体化办公、集成化执法”三集式执法模式,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涉企执法检查备案登记制度,聘请100名企业代表担任发展环境监督员。

  三是打造便捷生活环境。围绕提升对外商的服务水平,专门开设了外商门诊和病房,外商持绿卡就可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韩国客商较多的实际,高标准建设了韩国城和韩国风情商业街。重拳打击涉企犯罪,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平安网络。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消防队,今年又将再组建3家,构筑起分布全市的大消防格局,有力保障了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