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更加巩固

2011-1-5 15: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同心协力,克难攻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2010年以来,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经信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挖掘内需增长潜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创新引领、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发展态势,使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巩固。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9万亿元、7600亿元和4700亿元,分别增长27%、32%和36%。回顾2010年,重点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加强运行调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坚持把危机之后稳增长作为全年工作首要任务,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着力巩固工业经济良性运行基础。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以“一网九库”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运行情况数据库,监测企业由330家增加到530家,覆盖所有397家大型企业,并对六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和船舶、汽车等重点产业进行专项监测分析,同时扩大重点中小企业监测面,又增加了对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季度分析,准确把握各类运行现状及趋势,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抓好生产要素保障。确保煤炭、成品油和天然气供应稳定有序。加强发供电管理,确保高负荷时未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加强交通运输组织协调,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和春运安全。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融资洽谈活动,向各级金融机构推介融资项目超过6400项,促成5933个项目与银行达成贷款协议,项目总投资8942亿元,涉及贷款需求3515亿元。
加快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培育。排出668个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突出110个重点增量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加快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进程,拉动全省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中国(苏州)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第六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江苏产品万里行系列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了平台,拓展了空间。
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和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促进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面贯彻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精神,率先出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着手编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4个综合规划和25个专项规划,引领今后五年发展。
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实施六大新兴产业年度行动计划,出台加快发展软件业政策措施,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组织或协调组织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江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洽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和中国苏州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发达国家、先行地区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成立江苏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信息安全、软件外包等产业联盟,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推进举措,为全省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推进优势产业提升改造。鼓励支持首台首套重大装备研制应用,提升优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链,增强装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核高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注重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专业园区发展水平;制定石化行业关键产业链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并落实到相关地区、企业和项目,去年全省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万亿。坚持提升改造与淘汰落后并举,围绕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制定《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实施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八大工程,三年投资1.52万亿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以高于全国的标准制定部分行业准入制度,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订两化融合产业服务示范园认定办法、物流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生产性信息服务示范园和物流示范平台创建。组织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开展省重点物流基地、企业及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制定《关于加快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筹备成立省工业设计协会,促进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互动并进。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大推进力度,全省承担国家和省定任务的142家企业落后产能均在2010年9月底前关停,相关设备基本拆除。深入开展以“入园进区”和提升改造为重点的新一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全年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03家。
注重应用示范,“两化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扎实有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抓好示范试点。拟定两化融合试验(示范)区和示范(试点)企业评价体系,规范示范试点工作。全省50家示范企业、250家试点企业把两化融合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熔盛重工三维造船设计、苏宁电器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一批成果得到推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规划的两化融合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工程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煤矿管理一体化系统等项目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诸如此类的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企业和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有效提升。
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江苏绸都网、焦点科技等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为国家物流公共平台试点,一批面向节能环保、船舶海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港口物流等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光伏太阳能等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平台已具有较大覆盖面,正更加广泛地为企业研发、营销及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辅导站,依托“中国制造网”启动中小企业“百千万”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电子政务扎实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工作。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制发《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省级政务网站及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安全体系。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及沪宁城际高铁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加大技改力度,发展后续竞争力明显增强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技术改造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技术进步水平。
大力实施重点技改项目。编制《2010年江苏省工业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扎实推进“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对124项和116项总投资均在2000亿以上的新开工及在建项目进行跟踪推进,全年全社会技改投资达10750亿元,同比增长22%。全省100个国家重点技改项目共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20家企业通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审核,获准免税4.2亿美元。
大力开拓项目源。围绕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注重长远发展,加快重大项目源的储备与开发,去年全省大工业用电报装容量240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73.7%,显示出全省技改投入的强劲增长,表明新一轮发展有着强有力的后劲支撑。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修订《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加大培育力度,分别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7家、139家。组织申报国家电子信息及技术改造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993个,总投资294亿元。各地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建设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群众性质量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有效调控,节能降耗完成既定目标
面对2010年上半年节能指标凸现的严峻形势,全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狠抓重点工作落实。
强化综合协调。提请省政府及时下发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0年度及“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方案》及部门分工,组织对各省辖市和“千家、百家”企业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的评价考核。把握自上而下强化节能工作的机遇,主动做好衔接协调工作,促成省人大修订颁布了《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强化用能管理。对全省1900多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监察审计,提出一批超国家和省限额指标、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的企业名单,对有关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
强化关键措施。以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等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节能改造项目,形成3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能力。深入推进“千家、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实现了相关年度工作目标。
强化预警调控。制定《关于实施节能预警调控的意见》,密切监测全省用电用能情况,同时坚持科学调控,实行“三保三压一暂缓”的差别化政策,以既积极又稳妥的方式方法,在继续保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前提下,确保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推进兼并重组,优势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引导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尊重市场规律,着眼调整转型,实施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加快做强做大步伐。
注重政策引导。深入调研全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分析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基层经验。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制定切合省情的工作指导意见,着力推进政策创新。
加强跟踪服务。广泛及时地收集企业兼并重组信息,对有兼并重组意向的企业,加强指导服务,促进重大兼并重组方案顺利实施。建立协调机制,积极服务央企、军企。以专项治理为重点,切实做好面向各类企业的“治乱减负”工作。
培育优强企业。建立大企业(集团)跟踪监测制度,指导各地制定培育规模骨干企业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公布2009年全省百强企业和百强民营企业名单,营造更加浓厚的发展氛围。
完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继续优化
密切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其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政策措施。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平台、缓解融资难题、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扩大投资领域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承担全省民营经济大会筹备工作,高度负责地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建议,积极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走转型升级之路。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12318”体系机制,推进各级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至去年底市县级中心覆盖率已达97%。加快担保机构体系建设,全年纳入统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总额300亿元,新增担保额1280亿元。推进创业基地建设,认定50家小企业示范基地,实施“三年万家”微小企业进规模培育工程。
加快科技创新。制定《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认定45家示范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专利产品产业化,认定230个专利新产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支撑体系,建成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21个。
推动集聚发展。出台《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办法(试行)》,认定19个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预计全省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00亿元。新增标准厂房2500万平方米以上,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产业集群达60个。
坚持军民融合,军工产业持续发展优势得到提升
军工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一年在促进军民结合、联动发展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全力支持军工重点工程。按照“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加快军工核心竞争能力建设,项目投资成倍增加。围绕国家和军队军工科研生产部署,完善重点工程“绿色通道”,确保重点军工任务圆满完成。
加快发展军民结合产业。积极开展“军转民促进年”活动,搭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平台,跟踪协调军民结合重点项目,推进民口企业参与军工央企资产重组。预计全省军工企事业单位全年实现民品销售收入400亿元。
推进船舶产业快速发展。贯彻落实国家造船新标准,建立造船行业技术认可制度,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打通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买方信贷等融资渠道,促成1200亿元保函融资。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产值占全国的1/3,海工产品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若干产品门类。预计全年全省造船完工量2000万载重吨,占全国的35%。
过去一年工作实践中,有几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发展为重。统筹安排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三个方面主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到狠抓当前稳增长,谋划长远调结构,提升优势抓创新,在整个经济企稳回升阶段,尤其要高度重视巩固扩大应对金融危机成果,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进程作为战略任务和主攻方向,大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重在增强区域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必须坚持融合发展。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两化融合、军民融合、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在要素整合、联动发展中推动工业经济加快转型进程。四是必须坚持迎难奋进。过去一年,是省市经信机构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份,大事、难事、急事较集中,保持向好回升势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组织节能降耗攻坚、完成淘汰落后任务等,做“加法”压力困难不小,做“减法”难度同样很大,全系统积极应对挑战,经受了攻坚克难的考验,一年工作历程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而务实真抓、力解难题则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状态保证。五是坚持面向基层。高度关注地方党政组织的重大关切,更多地采取省市联手联动的方式方法推进重要事项。围绕创先争优主题,深入推进“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在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干部素质提升,实现业务发展与机关建设两促进、两提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