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开放的国际城市 五大必然促昆明"国际化"

2011-1-4 23: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前 言 
  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这是昆明2011年开年最响的声音。
  “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个曾经令人陌生和困惑的定位,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桥头堡建设进程的加快,将高调跃上昆明市最高规格的文件中,成为昆明市“十二五” 乃至更长远发展规划的方向性关键词。 
  曾经只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为己任的昆明,真的需要“国际化”吗?为什么?
  今年,中国迎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深远,连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早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此,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不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保障。
  去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巨大出口经济拉动。“十二五”期间,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中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经从沿海开放进入了沿边开放、全面开放的时代。
  纵观中国沿边,云南拥有长达4061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有1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7个国家级二类口岸、20多条出境公路、90多条边贸通道和边民互市点,这是任何一个省份都没有的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30多年的持续繁荣大大促进了东南亚、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对于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最强呼声就来自中国西南方向的东南亚、南亚国家。云南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主权货币借道东南亚试水国际化最前沿的“桥头堡”。
  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的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支撑度、社会集聚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绝无仅有。因此,“十二五”中国经济进一步以开放促发展首看沿边、沿边首看云南、云南首看昆明!
  另外,有着“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独特区位优势的昆明,借着国家新时期能源战略的布局和实施,昆明在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从“口袋底”一跃至“口袋口”,国际化色彩喷薄而出;同时,凭着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昆明国际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泛亚国际文化名城。昆明加快建设成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中国和平发展之必然要求、是中国以开放促发展的必然定位、是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然抉择、是中国能源机遇下的必然使命、是中国文化与泛亚国家深度交流融合的必然路径!
  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昆明注定肩负“共赢促和平”的国家使命
  核心提示:与三个东南亚国家接壤的云南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昆明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谋求和平空间,加快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这是昆明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和平发展的30多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研究借鉴其他大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崭新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宣示。
  但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少数西方政客和舆论却抛出了所谓“独秀论”、“责任论”甚至“威胁论”,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利益驱使下,西方少数国家开始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去年下半年,钓鱼岛事件、朝鲜半岛局势、美日韩高调军演都给亚洲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这也预示着进入“十二五”后,中国奉行的和平发展道路必将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
  无论是从“一衣带水”的历史渊源,还是新的战略形势要求,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进一步加强睦邻友好、共赢合作在当前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就更为重要。与三个东南亚国家接壤的云南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昆明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谋求和平空间,加快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这是昆明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与周边各国友好合作全面发展。政治上,同亚洲各国高层交往密切,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上,致力于促进互利共赢,利益融合加深。安全上,主张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009年年底,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在老挝举行,中国政府援建了包括老挝主体育馆在内的东南亚运动会所有主要设施,其中最主要的老挝国家体育场从设计、采购、施工到最终交付使用,全部由云南建工集团独立完成。老挝政府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称赞“这座漂亮的、现代化的,有着独特建筑风格和老挝文化特色的体育场是老中两国政府新形式合作的典范。”宋沙瓦·凌沙瓦还向云南建工集团颁发了老挝劳动勋章。  
  去年,经缅甸政府投资委及相关部门批准,云南建工集团与缅甸企业合作开展支那至班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合同总金额33亿元人民币,这是缅甸政府首次批准外国公司与缅方私营公司合作修建公路项目。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与缅甸电力一部、缅甸亚洲世界公司共同签署瑞丽江二级水电项目协议备忘录,而该项目已是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在缅甸瑞丽江流域规划建设的第二个水电项目。  
  一个个“走出去”的云南企业,代表的都是中国!
  在帮助东南亚国家打好硬件基础的同时,云南发挥地缘优势,大力促进边贸发展,为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  
  去年6月,第1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3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老挝、孟加拉、印度等3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参会,南亚地区8个国家均组织参加了南亚国家商品展和中国—南盟经贸高官会。展会期间还正式成立了“南盟各国工商会螺蛳湾 (论坛 新闻)商务办事处”;签署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等,第八届东盟华商会签署合作合同、协议共6项,总投资6.85亿美元,达成意向协议72个,总投资7亿美元。南亚国家商品展也永久落户昆明。
  去年7月,云南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成立。11月,富滇银行在老挝首次设立境外办事处,为当地中老两国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和经济服务,促进中老双方贸易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发展都是其立国之本。面向西南,多年来中国一直通过贸易、援助、贷款和投资,积极主动地进入东南亚市场,积极加强与所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关系,深化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国提供给这些国家帮助并不附带任何政治要求,因而也赢得了信任。  
  过去30多年,中国以自己的实践打破了后起国家振兴势必掠夺、侵略、争霸的历史定律,开创着全球化时代靠勤劳智慧、靠合作共赢实现和平发展的全新道路。  
  毫无疑问,在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睦邻友好、共赢合作的过程中,云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昆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共赢促和平是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国家共同的要求,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也就更加迫在眉睫。
  中国以开放促发展的必然定位
  昆明已站在中国开放最前沿
  核心提示:作为西部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此次的发展机遇垂青昆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昆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
  去年1月1日,世界第三大区域性经济体——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云南在中国版图上的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仅去年的前三季度,云南与东盟已实现贸易进出口总额31.67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44.8%,创历史新高。出口方面,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商品高达2553种;进口方面,前三季度,云南省对东盟进口商品367种。其中,零关税商品达88种。
  作为省会城市,昆明近年来与东盟的合作也不断深入,即使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昆明与东盟地区的贸易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同比增长24.2%。去年1—8月,昆明与东盟地区的贸易总额达13.7亿美元,同比增长54.3%,占昆明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19.7%。云南与东盟地缘相通、人缘相近,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千年之前,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就从云南开辟了一条中国与世界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伟大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合作进一步深入,拥有19亿人口、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和东盟十国经济合作也必将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15年,随着东盟共同体建成,届时一切货物、贸易、投资等均可在东盟区域内自由流动,云南产品将因此直面东盟十国,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云南省商务厅巡视员、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原商务参赞陈汉皋曾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云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形势和对策”的演讲时如是说。
  此次昆明也及时抓住了中国-东盟国际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机遇,瞄准东南亚、南亚市场,调整出口贸易结构,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积极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建设了可以承接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论坛 新闻),在优化主城商业格局的同时,规划建设专业化的市场,促进昆明泛亚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积极举办大型国际商贸会展,如2009年昆明举办了昆交会、旅交会、房交会、农博会等100多项大型展会,累计交易总额约240亿元。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提出,要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打通陆路开放国际通道,打造昆明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作为西部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此次的发展机遇垂青了昆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昆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
  肩负重任的昆明坚定迈向“国际化”,昆明已经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昆明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面向西南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必然定位!
  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
  转变的必然抉择
  人民币区域化先行在昆明
  核心提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将完成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先从周边化走向区域化。
  逐步把昆明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人民币跨境资金融通中心、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中心、人民币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检测中心、金融管控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乃至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6%的开放大国,中国在这场风暴中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世界贸易环境恶化也一度导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落。
  两年多过去了,金融危机影响依然深远。2009年开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又不断爆发。“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格局和全球货币体系将进入结构调整期。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端。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其贬值使得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将完成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先从周边化走向区域化。
  去年7月27日,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与云南同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资格的有20个省区,为何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却单单花落昆明。昆明何以“得天独厚”?云南与周边国家山水同源、贸易交往渊源深厚。2009年在云南的边境贸易当中,人民币的结算比例达到96.7%,2010年预计达到97%。“这说明云南已经逐步成为人民币周边区域泛亚国际化的最重要舞台,也是最好的先行先试的试验基地。”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溪表示。为此,他提出“中国向上,人民币向南!”的独特论断。
  数据佐证,2008年云南省人民币跨境流入流出量为699.64亿元,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市场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地位稳固。刘光溪表示,当前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实际上还是在较窄范畴内的合作,仅涉及商品进出口。但没有投融资放开和信贷放开,要顺利实现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不可能的。因此,某种程度上看,贸易结算的率先放开,对放开投融资、贷款等领域跨境结算有着倒逼作用。昆明为实现做泛亚地区重要金融商贸聚集地这一终极目标,提出将逐步把昆明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人民币跨境资金融通中心、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中心、人民币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检测中心、金融管控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乃至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央行在滇也会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人民币周边化和区域化,最终形成以人民币为计价、结算货币的东南亚、南亚区域人民币跨境清算圈,形成金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昆明将在三年之内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再利用三年的时间建成一个金融服务中心,做好金融服务,形成金融根据地、金融洼地。再过五年,建成昆明泛亚金融中心,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信贷、衍生品等很多领域。  
  昆明已经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滩头阵地!可以说,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是昆明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然抉择!
  中国能源机遇下的必然使命
  昆明成国家重要能源安全通道
  核心提示:开发一条长期、稳定、安全的供油体系,既是中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长远布局,也是当务之急。
  能源机遇下的昆明,国际化使命责无旁贷。这既是昆明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空间和动力,也是领导和能源专家们相中昆明的逻辑起点。 
  2010年6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内比都与缅甸总理吴登盛共同触摸标志中缅油气管道开工的电子球,历经6年,经历了鲜为人知的波折,工程终于正式开工建设。同年9月10日,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在昆明安宁的草铺镇举行了一个开工仪式。开工仪式在近年来昆明的工业重镇安宁并不少见,然而,此次开工足以在昆明乃至云南发展史上记下重重一笔。因为这意味着昆明从没有石油资源一跃成为石油炼化大市。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中缅油气管道对中国有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加强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推动南北走廊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国与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如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这些东盟国家的合作。”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1993年起,中国就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中石化有关分析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同比增长8.8%,达到218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估计达到56%。其中,原油的进口量则连续第8年上升,全年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0379万吨,比上年增长13.9%。而在未来,中国对成品油的需求还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按照国际惯例,50%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是一条“警戒线”,中国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贸易上,这意味着国际油价波动、地缘政治、气候变化、运输等种种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变动联系也更加紧密。进一步分析发现, 2009年,中国进口原油超九成是通过海上运输,八成的进口原油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咽喉通道,但有不测,马六甲海峡即成中国能源安全一大瓶颈。难怪国外有媒体分析:中国在地缘上容易遭到海上封锁,中国沿太平洋一线的原油进口极易受制于他国。
  开发一条长期、稳定、安全的供油体系,既是中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长远布局,也是当务之急。
  早在谋划新世纪发展蓝图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就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把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非洲,作为我国21世纪前20年黄金发展期最重要的国际合作大区域。
  2006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要求,把云南建设成为带动中国大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化大通道。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昆明考察时,再次明确要求加快大通道和大陆桥的建设。
  很难说,这些来自中国高层的最高指示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考虑没有关联。
  而中国的能源安全专家,也一直主张建立一条能连接中外的陆路跨国石油管线。2004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吴磊等多位专家,就共同递交了一份《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昆明,首次在书面上进入了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视野。
  曾经定位“边疆省会城市”的昆明,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看来,却有着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将昆明置于世界的版图下,我们不难发现,昆明,是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交汇点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乃至南欧和非洲五大区域开放的桥头堡,肩负着带动全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非洲五大区域的光荣使命。
  这既是昆明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空间和动力,也是领导和能源专家们相中昆明的逻辑起点。
  规划中的中缅油气管道,西起缅甸西海岸实兑港,经曼德勒,然后从瑞丽进入中国境内,直达昆明。比起通过马六甲海峡将石油运抵湛江或宁波,提炼后再运往中国各地,这条管道至少能缩短1200公里的路程。缅甸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位,原油储量也有32亿桶。根据中缅两国协议,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将每年向中国输入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政策维持30年不变。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则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将和今年1月1日已经开始投入运行的中俄原油管道以及中哈国际油气管道一起,从西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成功打通三条重要陆上原油进口战略大通道,加上海运,石油进口路径多元化,中国“四面来油”的局势形成,能源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因此,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一经实施,各界给予一致地评价——为中国能源安全开辟了新路。
  对围棋高手而言,“妙手”一出,即定乾坤。斗转星移,此次“妙手”,落在了昆明。
  能源机遇下的昆明,国际化使命责无旁贷。
  中缅油气管道设想自提出后,就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同为陆上油气管道,和中俄、中哈两条油气管道相比,由于气候、地理条件,中缅油气管道的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投产后,预计产量780万吨,成品油将主要供应云南、贵州、广西三地。四川、重庆等地媒体也纷纷报道,两年后,他们也将能共享来自缅甸的油和气。
  业界人士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工,会让中国石油炼化格局重新分配。目前国内已建的年产量超千万吨的大型炼油石化企业主要分布东南沿海、东北以及西北地区,新建或在规划当中的大型石化基地也基本无缘西南地区。现在,作为中缅油气管道这条重要的能源供给线的终点,石油炼化项目在昆明建成后,这一局面将发生逆转。相关机构提供数据显示,以往中石油是将苏丹原油经马六甲海峡运往北方各炼油厂,再将炼好的成品油运到缺油的西南地区;一旦昆明的炼油厂投产,仅运输成本就会降低200元/吨以上,这对稳定国内油价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管道局、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高级顾问潘家华教授表示:“这意味着中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云南炼化基地项目建设的展开,将会加快优化我国炼化工业布局,缓解整个西南地区的成品油和乙烯产品供需矛盾,带动地方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经济研究院院长段刚也认为,“石油炼化项目落户昆明以及今后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将是形成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个契机。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从国家层面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完善了能源供给通道格局,尤其是西南地区能源过去主要依靠水电和煤的格局将明显改善,而且填补了西南地区石油能源空白。”
  俗话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能源的机遇,离不开交通的便捷。经过“十一五”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近3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昆明无论是从城市品质还是发展实力,已为国际化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特别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正在修建中的昆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设计吞吐量6500万人次,建成后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并列全国第二。城市地铁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13年首期工程将建成通车。7条国内铁路交汇,4条国际铁路出境,构筑起昆明“七进四出”的铁路大通道。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通达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6条高速公路辐射全省,4条国道通向川、黔和越、老、缅。昆明—曼谷公路已全线贯通,泛亚铁路、昆明—仰光公路等国际大通道正在加速建设。
  随着云南铁路建设“八入滇、四出境”规划全面实施,公路、铁路、民航、管道、航运“五通互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昆明对外开放的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安全通道的目标也愈加清晰。
  中国文化与泛亚文化深度交流
  融合的必然路径
  昆明已成为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第一舞台”   
  核心提示:昆明作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城市,不仅承担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主要任务,近几年还通过“水陆空”三方打造立体交通枢纽网络,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在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交往的同时,文化交流更是源远流长。山川同源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与东南亚国家民族的历史亲缘关系。中越边境地区有傣、苗、瑶、哈尼、拉祜、仡佬等民族;中缅边境地区有傣、景颇、阿昌、傈僳等民族。他们跨国境而居,族源相同,风俗一致。这些亲缘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
  2006年2月14日,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中国汉办以及云南大学的共同努力下,南亚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南北大学正式挂牌。同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云南高校“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意见。近年来,云南凭借独特的民族、人文资源以及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努力将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多民族体验基地,积极加强汉语国际推广能力。目前,在昆高校诸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均已在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汉语培训中心,让汉语热从云南“烧”遍南亚、东南亚。
  在教授汉语的同时,孔子学院不仅承担起汉语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将中国文化向当地民众推广,包括文学、艺术、电影、武术、美食以及中国的各种生活习惯等都在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展示出来,并给当地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当地群众研究文房四宝、观看中国旅游图片、翻阅中国菜谱、甚至是使用筷子吃中国美食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昆明作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城市,不仅承担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主要任务,近几年还通过“水陆空”三方打造立体交通枢纽网络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中国打造的“四出境”国际通道中,中越、中缅以及中国经缅甸至南亚的铁路就交汇点在昆明,再加上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八入省”铁路;在公路较发达的云南,通往东南亚的所有公路干线都以昆明为起点,直接连接国内省市区和周边国家;水路方面,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正式通航运行已进入了第9年;昆明国际新机场也将在今年年底运营。
  另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门户网站”已建立,这意味着唯一的中国与东盟的应用型电子商务平台也在昆明。目前,中缅、中老光缆传输系统的完工和中国电信昆明区域国际局的正式运行,也为昆明建设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信息中心打好了基础。2009年,昆明公务员全面开始进行越南语、缅语、老挝语中的日常交流用语的“小语种培训”,这意味着在“路通”、“网通”的同时,昆明还要做到“语通”,而这一切的畅通都是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密切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加强沟通、促进友谊、增进理解。
  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今后,昆明要深入挖掘特质鲜明多元文化共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积极开掘得天独厚的春城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桥头堡区位优势,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枢纽,加大对外开放交流,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强昆明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组织开展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建立一批功能性强、辐射面广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进一步成为促进中国文化泛亚交流的“第一舞台”。
  文化的交流、包容是为了增加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互信合作,昆明迈向“国际化”是中国文化进一步与东南亚、南亚、泛亚乃至世界文化增进交流融合的必然路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