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构筑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

2011-1-4 18: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凯里市全面建设铁路公路水路大交通记事
  2010年12月,公路全长145公里、项目投资约120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的余庆至凯里、凯里至羊甲高速公路开工典礼在凯里市举行,这标志着该市通达能力将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凯里交通建设投入超过了‘九五’和‘十五’期间交通建设投入的总量。”凯里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唐倩辉谈及凯里交通建设一脸的骄傲。据介绍,近五年来,凯里市抓住西部大开发契机,狠抓交通建设,五年完成固定投资103182万元,创该市交通基础建设最高记录。 
  目前,凯里市拥有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交通四通八达,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铁路穿境而过,G320国道线、S306省道横贯东西,S308省道纵横南北,县内镇乡公路均实现1小时通达市区。同时,重安江、清水江、巴拉河横穿全境,全市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凯里与外界的距离缩小了” 
  “从外省到凯里很方便,坐飞机到贵阳再走两小时高速公路就到了,坐火车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凯里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很多到过凯里的外省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声音。 
  铁路方面,凯里现有沪昆铁路(湘黔线)贯穿全境,在境内长53.5公里,设有7个停车站,可与全国的铁路网联结。 
  公路方面,截至目前,凯里市道路总里程达1385.89公里,有等级汽车客运站11个。 
  水路方面,凯里市航道里程共有96公里,14吨级的船舶可从凯里直达湖南沅江及洞庭湖区域。 
  目前,凯里境内共有码头2个,其中多为客渡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吨,年综合通过能力14.8万人次、2030吨。 
  更为有利的是,目前过境凯里的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长沙段已开工建设。余庆至凯里至羊甲高速公路也已开建,这些高速铁路、公路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后,凯里市通高速的比例将会比十一五期间提高一倍以上。 
  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缩短了凯里与外界的距离,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凯里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9亿元,接待游客1088万人次。从2005年到2009年,接待游客从66.41万人次增加到425万人次。旅游收入从5.8亿元增长到44亿元。 
    农村路网等级提高四通八达 
  “要发展,建好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毛细血管’。”在这种观念引导下,凯里加强了县乡村公路建设。对县道79公里实施了油路大修和油路改造,对白碧河口至排乐7.7公里实施了通乡油路改造,启动了老巷桥至荷花13公里通乡油路建设项目,实施通村油路建设53公里,组织实施通村公路改造建设543.3公里,覆盖全市9个乡镇3个街道共196个村,受益群众25万余人。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凯里市所有的县际公路全部得到油路改造,率先在全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83%的村级公路得到改造,村级公路的好路率比“十五”期间提升80%,通村油路增加53.5公里,有效提升了该市县乡村公路等级,极大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与此同时,为加快农村公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凯里市按照全省乡镇客车站建设规划,组织申报了全市10个乡镇客车站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全部列入省客运站场计划,目前已建成炉山、万潮、凯棠等8个镇客车站,共投入经费488万元。 
    努力构建我省东部交通枢纽 
  “十二五”期间,凯里交通建设将再上新台阶。按照规划,该市将围绕“构建贵州东部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这一目标,构建“畅通内外、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30分钟周边,30分钟县域,30分钟镇际,30分钟镇到村”的交通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城乡运输水平,并将把凯里建成我省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