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已成宁波保税区一个“兴奋点”

2011-12-8 12: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木桶沉香、葡萄酒酿、原装进口干红……在宁波保税区这条200多米长的酒街上,可以品尝到来自全球各地的3000多种葡萄酒,而穿梭在酒街上的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汽车,似乎在告诉人们葡萄酒的新年消费旺季到了。 
  去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达到13亿瓶,占酒类市场消费总量的15%,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然而,由于鉴别葡萄酒需要专业知识,部分经销商把这些“秘密”变成了谋利的手段。面对“红酒乱象”,更多的生产商和消费者该何去何从呢? 
  葡萄酒的“秘密”价高未必酒好 
  “国内葡萄酒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费多、成本高,进场费、开瓶费、包装费……任何一项费用都可能高过葡萄酒本身的价值,到老百姓餐桌上的红酒,价格高却未必是好酒。”宁波保税区永裕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江这样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在购买红酒时,只看标签上的“法国”、“波尔多”等字样,对于酒庄、级别、葡萄品种等具体信息则并不关注,这也正是酒商们谙熟于心的行业“秘密”。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瓶出厂价为10元人民币的葡萄酒,加上海运、纳税、仓储、人工,成本约上升到22元,但经销商则以不低于80元的价格供货给超市或商场,这些地方再加价10%到15%,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就超百元了。“这种酒一旦进入西餐厅,往往按照经销商供货价的2至3倍价格售出;如进入酒店,售价将是供货价的4至10倍。” 
  保税区的“秘密”颠覆传统渠道 
  进口葡萄酒已成保税区的一个兴奋点。去年,宁波口岸累计进口葡萄酒659万升,其中保税区累计进口多达500多万升,可以注满1个半“水立方”泳池,而在2009年还只有60万升。 
  如果按照酒庄的销售惯例:拿代理权,买断酒店经销权,然后加价销售,显然大众消费不起进口葡萄酒。谢建江的做法是摒弃传统,“酒店、超市、商场、夜总会这些传统销售渠道我们统统甩掉,直接拉近消费者与源头的距离。” 
  去年6月,永裕在国内成立了首个进口葡萄酒直销中心,随即又陆续在宁海、舟山、台州等地设立直销店,为国内酒商搭建了“境内关外”的现货进口平台,并提供365天的免费展示,让酒商们真正实现家门口的酒庄直销。 
  除了零售外,酒商们更看重的是保税区的保税展示、保税仓储等功能。据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方寅忠介绍,酒庄货物直接进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货物进入保税仓专业仓库,保税仓储,待销售时分批出区,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进口商的资金占用,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直销中心的“秘密”价格更优品牌更新 
  “在一般酒店喝一瓶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在直销中心至少可以买6瓶原装进口葡萄酒。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谢建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好酒的朋友都自驾到直销中心来买酒。价格优势给永裕带来了年销售400万瓶进口葡萄酒的纪录,以及近2亿元的销售额。“价格优势和直销中心布局,一定会给传统渠道带来压力,因为‘1=6 ’,这是摆在消费者面前实实在在的优惠。” 
  竞争激烈的红酒销售市场没有秘密,永裕的哪一款酒卖得好,其他酒庄也会跟风囤酒。对此,永裕自有办法。“不同的人,对酒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培养不同消费群。比如,今年我巴塔叶卖得好,等别的酒庄大量囤积巴塔叶时,我们就主推其他品牌。” 
  在谢建江看来,这跟做服装生意是一个道理,“今年流行豹纹装,明年还主推豹纹,肯定死掉。”据介绍,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葡萄酒每年都会更新一批,“除经典酒之外,主推产品更换周期不会超过一年。”(本文来源:杭州日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