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第一港奔向大海

2011-1-28 16: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12月29日,汽笛长鸣,来自重庆的两艘8000吨级货轮逆长江而上缓缓驶入宜宾港。由此,我省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以来建成的首个水运港口、省内最大内河航运港口投入运行,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一举提升20倍,达到100万标箱,内陆大省四川一步跨进水运时代。
  此时,距离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整整一年。
  港口是临港经济的灵魂。如果说一年来,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以惊人的拼搏毅力和奇迹般的建设速度完成了起跑前的最后准备,那么今天,加速跑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宜宾、川南以至全川的临港腾飞梦想在这一刻变得分外清晰、触手可及。
  李海
  使命召唤 依托枢纽打造增长极
  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版图;重点建设范围25.9平方公里,比目前宜宾市建成区面积还要大惊人的建设规模背后,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007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把加快水运发展摆到了重要位置。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扩建泸州和宜宾两个港口大吨位、集装箱码头,提高长江水道运输能力”。
  水运成本是公路的1/9、铁路的1/6,地处内陆的四川需要水运,宜宾优势得天独厚。
  岸线资源丰富。宜宾是我省唯一可利用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岸线资源和水运优势的城市,拥有宜港岸线75.7千米、具有发展100万箱以上吞吐能力的岸线5段,被航运专家认定为“长江干线宜昌以上最好的、不可复制的港口资源”。
  发展腹地广阔。宜宾港直接辐射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攀西经济区;间接辐射滇北、黔北地区,远期将延伸至滇黔以及陕、甘、藏、青等西部6省区部分地区。特别是四川攀西地区的钒钛、钢铁和贵州六盘水地区的原煤、木材以及成都经济圈内的大宗物资将为宜宾港提供有力货源支撑。
  交通潜力巨大。随着宜南快速通道、宜泸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乐宜高速公路、内昆铁路、成渝铁路等“六条高速、七条铁路、一条黄金水道、一个航空港、一个水运港”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的不断巩固将更加凸显宜宾水运优势。
  宜宾港的开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川南经济区建设成四川省仅次于成德绵的经济高地、四川省主要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建设宜宾港只是一个开始。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仅靠港口和运输,还不足以形成发展的规模效应。只有以港口为依托、城市为载体、产业为支撑,发展临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港口优势,带动一个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2009年,省委主要领导视察宜宾港时强调,港口建设事关宜宾乃至全省发展大局,要抓紧抓好,力争早日建成,并明确指出 “发展临港经济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此前,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宜宾相关报告作出批示,要求结合产业布局,规划若干临港工业区,作为我省又一重要发展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宜宾市委、市政府审视市情,抢抓机遇,作出了成立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在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宜宾坚定信心走“港、园、城”一体发展之路,临港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
  2009年12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成为我省唯一以“临港”命名的省级开发区。
  当今世界35个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依港而兴。在临港经济成为国内外临江沿海城市主要发展模式的今天,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绝不只是一个经济园区,在他的肩头,承载着四川背靠西部、面向全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内河港口走开放型经济之路的梦想和追求建设四川以至中国西部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宜宾速度 壮志激扬出手不凡
  2010年10月,成都,万商云集的第十一届西博会。首次参会的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高调亮相,一举拿下西博会第一单,现场签约精密管业项目技改迁建工程、众生医药商贸中心、30万担/年烟叶复烤、宜宾港公用保税仓库及监管仓库建设等5个大项目,投资总额25.2亿元。
 年轻的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志激扬,出手不凡。 
  临港开发区成立一年来,建设者们紧紧围绕2010年 “建机制、定规划、抓投资、夯基础、强保障”的工作思路,边组建机构、边启动运行,边制定规划、边征地拆迁,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边招商引资培育产业,以“雨天当晴天、晴天当十天”拼搏精神,战胜了起步阶段的重重困难,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统计显示,2010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增长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亿元;筹集开发建设资金15.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18.7%。
  各项基础工作稳步推进。邀请美国AECOM公司为临港经济开发区编制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已经完成。按照“经济特区”模式,实行大区域管辖、大部门行权的“单列管理、封闭运行、精简高效”运作框架初步形成。
  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突出重点、配套完善”的原则,临港开发区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园区发展的“硬环境”,以志城作业区为代表,全区“四个一批”共计40个项目快速推进。
  一年来,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1个滚装泊位、4.7万平方米堆场、1446标箱集装箱箱位、2万平方米存车场和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重件泊位、进港铁路专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建设者们倒排工期,日以继夜、艰苦奋战,提前一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被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誉为“宜宾速度、四川奇迹”。
  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项目抢滩临港。中国诚通集团、中国二重、中国储运、中国物流公司等大型企业纷至沓来实地考察,中石油、商业银行、安吉物流、天畅物流签订协议入驻开发区,中储物流、上港物流、欣联物流、文锦物流、安吉航运、重庆巨航签约入驻开发区。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协议投资总额达53.8亿元。
  开发区还先后获批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获得两批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共2140万元。此外,被省科技厅等6部门命名为 “四川省首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申报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开发区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区内企业乘势发展壮大,天原集团1.8亿元离子膜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金川电子公司启动“西部磁电产业园”第一期项目筹建工作,吴桥建材、红星敏感电子等7户区属规模以上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携手全球吞吐量最大港务企业上海港务集团,是临港开发区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与上港集团合作,宜宾港成功进入上港集团“长江战略”,推动业务、信息、管理“三个一体化”高效运作模式,为宜宾港出港货物由上海统一调度和指泊、依托上港集团全国物流网络扩大业务范围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式拉开了“江海联运、通江达海”的大幕。以此为基础,宜宾港将在西部率先实现一次报关即可通江达海。
  纵深推进 开局良好后劲十足
  宜宾港规划远景目标为年吞吐量500万标箱。基于对宜宾港独有优势和发展形势的理性判断,以及开港以来的火热发展态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
  “宜宾港开港前后,已经有不少地方慕名而来寻求合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贡每年20万吨井盐准备从宜宾港出港;龙泉驿工业园区已与临港开发区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六盘水主动找到宜宾港谈煤炭资源运输;两家物流公司已顺利入驻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展开周边货物归拢工作……“开局良好,好于预期!”
  2011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从机制建设、规划编制全面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园、城”一体发展,实现“两年强基”阶段性目标的攻坚决战之年。开发区定下更为积极的奋斗目标:计划筹措开发建设资金15亿元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力争达40亿元,区级地方财政总收入翻一番!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提出抓港口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在宜宾港开港试运行基础上,全面完成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四川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配套最完善、多式联运的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航运中心;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承载项目落地,全力推进2500亩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以“七通一平”全覆盖宜宾港和城市新区,打造承载产业的一流“硬环境”。
  新的一年,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开发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提出,作为宜宾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临港开发区是建设美好新宜宾和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重要支撑,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当增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大力支持长江上游港口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立足于更高的起点、更优的环境实施临港开发,力争将临港开发区实施“港、园、城”联动发展,打造“通江达海、产业创新、山水宜居的长江第一新港城”的宏伟目标纳入国家级开发区的规划布局之中。
  新的一年,工作向拓展市场、激活港口运营倾斜,进一步提升开发区运作水平。按照“加快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承载大物流、实现大通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要求,临港开发区决心立足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理念,科学经营管理宜宾港,打造助推园区、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目前,围绕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目标,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正依照一区多园的构架,着力推进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新材料园、科研及研发培训园、绿色加工园、港口及现代物流园5个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等6大主导产业,构建以临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以加工拉动型发展模式打造内河港口经济,努力建设西部开发合作的出口加工基地与临港经济示范区。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不仅仅是个港口,而且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将通过努力,最终把临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宜宾市委主要领导信心满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