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或成“再造山西”主动力

2011-1-27 1: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刚刚结束的山西两会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就此众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牢牢抓住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黄金”机遇,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让民营经济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主要推动力。
  2010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迎来了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山西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关键,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意见,选择基础条件好、具有一定优势的市县和企业,设立不同层次的“先行区”“示范区”“先导区”等。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认为,对于山西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将会给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目前山西提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自己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还需要外力的支持。因为山西虽然明晰了转型发展的根本路径,但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遇到一些原有体制和结构等方面的束缚,而获批设立综改区,恰恰能通过外在政策的扶持来帮助山西突破这些关卡。从这个意义上说,获批并设立综改区就是一个发展的引擎。
  山西省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好国家和山西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2083.433,31.55,1.54%)、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
  近年来,山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占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民间投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产业趋同的现象却一直存在,使得民间投资的规模和民营企业的盈利水平逐年下降。为此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樊秀清建议,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努力形成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创优服务、司法公正保障、社会积极支持,合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协委员梁明明认为,山西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大好时机,拥有大量从煤炭资源整合中退出的民营资金,因此要加大对民营项目的重视和支持,将民营资金留在山西,把重大项目保在山西。政协委员程田青同样表示,应该留住山西民间因资源整合而闲置的2000亿资金,让资金取之于山西,用之于山西的大发展、大跨越。(27B6)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