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沿海大开发站在新历史起点

2011-12-31 16: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临海也许从未像今天这样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港口兴,则城市荣。为了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临海市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建设大港口,打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提升竞争力,实现新跨越”的目标。今天,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省“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布局中“两翼”的“南翼”的关键节点,成为港口物流岛和重要能源资源储运基地列入规划。临海市沿海大开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东海之滨,绵延百里的海岸线,春潮涌动。 
  全新机遇  广阔平台 
  沿海发展从哪里落笔?大步的迈进从哪里落脚?答案是:头门港。建设现代化的海港,既是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的突破口,也是寻找出海口、实现“开放”的落脚点。 
  在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头门港区成为全省“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布局中“两翼”的“南翼”的关键节点,成为港口物流岛和重要能源资源储运基地;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中,头门港区是其核心区块、关键项目、龙头工程;2010年11月,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联合发文,确定头门港工业园区成为全省新设立开发区(园区),下步将以此为基点,争取上升为省级开发区,进而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头门港区煤炭、钢材、粮油制品交易市场纳入省交通厅“十二五”规划中“三位一体”港口物流体系的大平台建设。 
  这是临海市沿海大开发面临着的最为关键的机遇。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5年时间里,临海市市委、市政府做足了准备,围绕“盯住中心港,融入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广泛宣传头门港区的组合优势,紧盯关键节点,确保头门港在国家、省、市各级规划中应有的位置,成功实现战略升级。2009年12月24日,成功召开头门北侧建港论证汇报会,从技术角度论证了头门北侧建设20万吨级大港的可行性,为临海(头门)港区战略升级奠定了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临海(头门)港区及临港产业平台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打造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浙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基地、浙江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贸易基地,即“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 
  开发沿海,规划先行。5年间,港区管委会致力于港口、产业、城市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总体规划》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11年6月初通过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现进入报批阶段,该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临海(头门)港区抢占时机,成功进入国家和我省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根本上奠定了台州港中心港区战略地位,同时也为港口全面开发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省级头门港工业园区规划、港口物流规划、“十二五”港区口岸开放规划及海陆域开放领域划定正在委托编制,临海港区供电、供水等相关专项规划已出初步成果。临海港区整体规划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积蓄动能  决胜沿海 
  头门港区各项工程建设均为涉海工程,建设资金巨大、技术难度大、涉及面广、审批层级高、政策限制严。施工单位在诸多困难面前,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为港区新一轮发展赢得了主动。临海港区各指挥部统筹安排建设时序、加强内外协调、严格合同管理、强化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实现了工程建设无安全责任事故、建设节点按计划完成的目标。 
  5年来,头门港区各项重点工程平稳有序地推进。北洋涂围垦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占总投资87.2%;疏港公路工程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09年6月“工可”获批,只用了1年零4个月时间。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占总投资37.1%;港区码头一期工程使用港口岸线于2011年1月31日获交通运输部批复,目前已完成水保、环评、海洋环评、规划选址、土地评审、海域使用预审、通航安全评估、深水岸线使用许可等“工可”前置工作。 
  与此同时,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面展开。金台铁路东延线、甬台温高速复线、新83省道等交通大动脉等都在逐步实施之中,一条现代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走廊已走出规划开始建设。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紧抱成团。在临海市沿海大开发的进程中,多方合作是一个关键环节。临海市与省交通集团、台州市三方合作开发头门港区及临港产业平台的项目对推进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和“港航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造了省属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一个区域的新模式,也为台州、临海沿海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计划总投资200多亿元,分三期进行,计划一期投资70亿元,成为临海市历史上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临海(头门)港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临海市各相关部门着眼于长远发展,主动作为、狠抓前期,推动新建项目建设。在5年时间里,先后开始启动港口开放前期工作,推动港区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加强与大型企业工作联系,建立客户信息库、搜集招商资料、编印宣传资料,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宣传推介活动,为港区招商奠定基础。 
  区域联动  强劲引擎 
  一个沿海发展的战略,牵动的不仅是一个头门港区,而是吹响了临海市再出发、再发展的号角。作为沿海大开发的“排头兵”,东部区块紧紧抓住列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一契机,制定东部“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将东部区块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的“产业集聚实力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宜居生态新城区”的战略目标,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明确做强医药化工、眼镜、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做精做优机电、阀门不锈钢等特色行业,充分挖掘海洋资源和头门港口优势,加快东部园区的扩容,积极发展以临港产业为主的海洋经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年时间里,东部区块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止,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聚集发展、联动发展的想法使东部区块的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浙江省绿色制药研究院”和高校“产、学、研”基地目前正在积极商谈中,即将落户临港新城规划区内。这个基地的建立,将为医化企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工艺改进起到十分有利的直接指导作用。 
  沿海地区发展不仅仅是沿海地区的事,也不仅仅是一个东部区块的事,而是承担着服务带动临海市区域联动发展、引领未来经济的重大使命。杜桥镇,秉承优越的地理优势,力争成为“开发建设头门港,主攻沿海”的主战场之一。当前,杜桥镇的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建成区域面积已由2000年不到5平方公里扩展至13.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已由1.2万人增加到了8.5万人。2010年底,杜桥镇被列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将推动杜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 2011年是杜桥镇3年打造小城市的起步之年,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杜桥镇从眼镜、机械、医化等主导产业入手,延伸眼镜产业链,积极谋划医化、机械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引进高新企业,推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力争成为临海市沿海大开发的主力军。(本文来源:临海新闻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