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提升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网络地位

2011-12-29 16: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从昨日(28日)举行的“2011对话大陆桥圆桌会议”上获悉,新亚欧大陆桥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进出口货物近2亿吨,运量已连续两年超越西伯利亚的第一亚欧大陆桥,并保持着每年20%的增速。在与会专家看来,具备综合优势的新亚欧大陆桥,将成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国家贸易往来的最佳线路。天津港要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来提升滨海新区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 
  “渝新欧”激活“黄金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是从中国的连云港市、天津港等港群,经中亚、西亚、欧洲,到荷兰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的铁路联运线。相比于途经西伯利亚的第一亚欧大陆桥缩短行程3000公里。与海运相比则节约20%的费用,减少50%的时间。但如此“诱人”的运输通道,在过去十余年间却只是战略意义上的“黄金通道”。
  北京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为坦言,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对铁路的管理体制,多以垄断为主,导致陆桥运输的实际运费比海运要高很多,千差万别的要求也给跨境运输带来诸多障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货物几乎都是运送到中亚和西亚国家的。
  2009年,随着惠普、宏碁、华硕等IT制造企业的落户,重庆急需一条将产品廉价而快速运抵欧洲的“黄金通道”。今年(2011年)4月,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线开通。该线路从重庆出发,终点为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把现有途经国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各国、各地海关通关效率。新亚欧大陆桥由此名副其实。
  一桥多堡格局已形成
  铁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探来表示,目前新亚欧大陆桥“一桥多堡”的格局已经形成。在连云港这一最初确立的桥头堡之外,天津港、大连港等港口都凭借着各自的区位之利,跻身于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之列。
  事实上,早在2008年,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便针对新亚欧大陆桥提出了“两桥、三口、四通道”的总体构架。“两桥”是指天津港可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形成的两座大桥。“三口”是指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和阿拉山口。“四通道”是指天津港亚欧大陆桥3条通道中需要重点建设的4条主要道路。根据这一总体规划设想,以天津港为桥头堡的亚欧大陆桥框架将成为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40多个国家的洲际国际贸易通道,成为连接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及推进陆桥沿线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
  “天津港要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来提升滨海新区以及天津市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利用大陆桥来加强天津与周边地区建立密切的经济合作和联系。”南开大学交通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秉镰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天津港不要过度与其它港口在成本上竞争,香港港口的服务费用比大陆高,但是香港的货运量要比大陆大很多,原因就在于国际化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才是天津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最需要的。(记者 王森 见习记者 黄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