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2011-12-29 1: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早在2007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特别强调:现代流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力量,是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上海要以登高望远的姿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上海经济“集聚”与“辐射”作用。
现代流通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上海要充分利用处在国内外市场“交汇点”的优势和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展现“集聚”与“辐射”的功能,使上海成为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国内外各种要素“大流通”、“大交换”的制高点,成为资本流通、商品流通、技术流通、服务流通和信息流通的中心,整合金融、期货、产权、技术、物流等各类要素市场的流通服务平台,以利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总之,农业是“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重中之重,推进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即深入探讨《科学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课题,在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更显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现代流通的关键竞争力,完全体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与人力资本流”能否占有相对的主导权
  流通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其活跃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和先进程度。随着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产业必然扮演主导性的功能地位。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区域,应该是“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快速集聚和有效集散的中心,是“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的现代流通中心。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统筹制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规划,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全面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商务部也同步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换言之,现代流通试点地区要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实际出发,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交换和大格局的观念,着力做好主要城市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建设改造,以科学整合的规划理念稳步推进实施。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流通的关键竞争力,完全体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与人力资本流”能否占有相对的主导权。现代流通体系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跨国公司”更加全球化跨国界流通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便利的流通经济圈、“供应链体系”按市场需求链组织流通的虚拟企业群体、“连锁经营”突破企业边际理论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以及“全球流通组织”流通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
  至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自改革开放后,为满足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与大交换的趋势需求,从而恢复以农产品为主体的农村集贸市场,以及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逐步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立运行,不仅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农产品竞争力的形成和附加价值的提高,并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产品流通服务增值的需求,如何提升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结构功能和效率机制,有赖于创新现代农业流通的模式,积极有效整合中间市场资源、优化流通服务结构,从而促进产、供、销至消费终端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与人力资本流等资源的协同化运作模式,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与附加价值的提升。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资源整合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资源整合,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共同构成
  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共同特征包括:1.组织化与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主体。2.农产品流通渠道缩短和批发市场作用突出。3.便捷交通网、完善服务体系、周全配送系统、有效保鲜设备和快速信息网络,为农产品实现“货畅其流”功能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事实上,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各项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资源整合能力,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主要表现在下列层面:1.超小规模的农户与个体户依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最重要的主体。2.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庞大,但平均交易规模小,档次不高,功能不完善,产业化程度较低。3.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
  商务部针对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资源整合,系依托“四个转变”的政策引导,包括:从单纯农产品流通节点建设向农产品流通链条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的转变、改造提升农产品流通设施向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转变、由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向政府引导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转变,以及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兼顾公益功能与市场规律的转变。
  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的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资源整合的节点,首先在收购节点上加强农产品集配中心、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等相互依存的信赖关系。其次在批发节点上,包括产地、销地与集散地的批发市场,加强加工配送、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包装、配送等设施建设,并同步改进交易模式,引入会员制、竞拍模式。再次是零售节点,虽然标准化菜市场和连锁超市在城市社区有所发展,但农贸市场依然是农产品零售主要形式,在节点建设过程中,既要加强冷藏保鲜和物流建设,也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作用,为多式联运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综合上述,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资源整合,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共同构成,尤其是基于农产品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信息流,已经成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最重要标志。农产品流通信息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要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的协同作用,有效推进商贸农业流通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平台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必须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而创新服务模式是营造优势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平台的建置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倾斜给予企业更多参与推进的机制
  物流是相当特殊的业态,涉及到生产、采购、交易、流通与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我国物流企业由于体制的限制,业态多样化造成物流企业极大的差异化,更导致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由于业界普遍存在“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思想,但对于信息化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却缺少准确客观的评量。而肇因于行业竞争规范性的不足,涉及信息化项目的建设,通常是“关系运作”远超过“专业运作”,然众多电子商务网站淘金梦碎后,蜂拥转移至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却造成规模化市场过度分割的不良现象。
  2009年3月10日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第一次将物流产业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大任务和九大工程,其中十大任务之一就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而九大工程中,更包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和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道路运输行业正面临着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型,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标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科技攻关工程的系统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公共”和“平台”的双重属性,如何在规范行业秩序和诚信基础上,将物流产业动态和流通交易的有机整合更显重要。
  而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必须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而创新服务模式是营造优势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平台的建置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倾斜给予企业更多参与推进的机制。信息平台要通过向线下延伸,扩大平台的信息化功能,并与电子商务有效结合,把信息服务深入供应链每一环节,才能真正促进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发挥,增进现代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有效转型。
  总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平台,是以推广适用的农业物流管理软件为切入点,以及实现物流供应链信息数据交换为核心,并扶持整合物流信息的运营商为手段,全面提升农产品流通行业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水平,落实农产品流通业态转型升级为大流通与大交换的目标工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