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沙古公路后天正式通车

2011-12-26 10: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刚刚更名为沙古公路的新岐江公路原计划26日通车,现在临时又改为28日正式通车。本报记者昨日上午驱车现场体验发现,双向六车道的公路视野开阔,按70公里/小时行驶,理论上全程18.76公里只需18分钟。 
   ■修了4 年才通车,按时速70公里计,走完全程需18分钟 
  沙古公路起于西区沙朗 (接国道105线及中山外环路北段),经沙溪、东升、横栏,止于古镇镇城区(旧岐江公路与古镇镇中兴大道交会处),全长18.76公里,宽33.5米。 
  该公路从2007 年开始动工建设,由于受拆迁困扰,原计划2009年为通车时间,结果一拖再拖。官方公布的通车时间也一改再改,被市民诟病了4年多。 
  从与北外环接驳的起点前往古镇,记者发现路面平整,视野开阔,路两旁多是绿色产业,花卉苗木较为丰富,其景观效果与古神公路极其相似。“我们也期待这条路跟古神公路一样,带旺我们的苗木业,使土地产值提升。”沙溪一位花农这样说。 
  记者选取了16公里的路段试验,按7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古镇出发,途中遇两次红绿灯,大概耗时16分钟。若以此时速计算,走完全程的18.76公里,理论上只需要18分钟左右。而记者继续保持同样的车速,到达兴中道后,大概需要30分钟。这也意味着,从古镇前往主城区,原来需要60分钟的车程,现在有望缩短将近一半的时间。 
   ■部分绿化树木枯萎,刚被换种新树 
  记者在隆平中桥路段发现,拖了整条公路后腿的大桥已修好,工人正在抓紧安装防撞栏。根据路面标志,该桥定名为沙朗涌大桥,整个桥面与路基目前尚未发现有沉降层,车辆上下桥相对平稳。 
  由于沙朗段处于工程末尾,工人正在种植植被,在路中间的绿化带主要种植花草和低矮灌木。 
  而古镇横栏段因为完工较早,绿化树已基本种好,大部分的树木已长出新枝。不过,记者也发现,在四沙路段,虽然公路两边植被覆盖较好,花草繁茂,但是树木的成活率不算高,在一段不到20米的路边,绿化树就死了8棵,工人刚刚换种上新树,而枯树依次躺在半坡上,还没来得及清走。 
   ■逆行车辆多,安全隐患多 
  记者发现,该公路虽然尚未正式开通,但路面已有不少各式车辆穿梭,其中一部分车辆行驶无序,逆行现象严重。据悉,今年以来,该公路就曾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其中8月中旬,在横栏裕祥路口发生过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小货车相撞,造成1人死亡。 
  据悉,全程目前只有裕祥路口、横栏水厂处设置的红绿灯正常运行,沙朗涌大桥附近的红绿灯还没有启用。有车主担忧,即使有红绿灯口,但是目前尚未安装电子眼,加之路段偏僻,若遇到车辆较少时,部分车辆就会冲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当年古神公路刚通车时,就因为配套设施不到位,造成好几起交通事故,希望沙古公路不要步古神公路后尘。” 
  记者还发现,该公路的主干线与部分村落的接洽路口仍有待修建,部分路牌标志虽指向东升、小榄等,但接洽路口尚未建好,将给行车带来不便。 
  ◎质疑 
  设计时速100公里,缘何时速限70公里? 
  按照规划,沙古公路最初的设计是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车速100 公里/小时。但是,记者发现,道路两旁设置的标志牌显示为70公里/小时。 
  有车主表示,沙古公路属于省道268线公路,新建公路路况较好,设置为70公里/小时,时速过低,体现不出新路的便利性。也有车主认为,限速70公里/小时,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系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心声 
  回古镇实习方便多了 
  “这回在古镇实习,来回就省事多了,不用再起早贪黑了。”谈到这条公路带来的便利,在古镇某公司实习的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大四生郑同学深有感触:以前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搭车,还生怕迟到。这样一来下午也可以提早半小时在天黑前回到学院,这样就更安全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