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陷入“寒冬”,出路在哪里

2011-12-22 14: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1年全球航运业陷入“寒冬”,在经济发展放缓、成本上涨、运力过剩等多重压力下,航运业的出路在哪里。  记者刘俊
  回顾从金融危机开始至今的航运市场,中海集团董事长李绍德指出,2008年是冲击的一年,金融危机对航运市场造成巨大冲击;2009年是黑暗的一年,一季度被认为是航运市场最黑暗的时期;2010年是短暂复苏的一年,随着各国政府救市政策逐步显效,航运市场出现短暂复苏;2011年航运市场受到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萎缩以及运力大量投放带来的供给过剩双重压力,产生新的调整。
  2011年航运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各细分市场的运价全线大幅下跌,截至11月份,BDI比2009年一季度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时还要低,比年初下降43%;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比年初下降27%;VLCC波斯湾至日本航线(TD3)运价指数折算后同比下降13%。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助理谢春林坦言,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经营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航运业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面临经营过剩的双重挤压。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交通运输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水利市场建设;打击市场恶性竞争,维护船东利益;实施无船承运人保证金责任保险制度,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加快水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为形成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航运环境创造条件。
  展望未来,李绍德认为国际经贸航运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世界经济将面临较长时间的低增长,甚至是间歇性负增长;贸易自由化曲折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将步入30年稳定增长的周期;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技术革新加速,大船低碳将成为未来趋势;运价下跌,油价上升,成本大幅度增加,对航运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
  加快调整谋发展
  谢春林认为,面对挑战,航运人从来不畏惧,因为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关键是要善于总结、勤于反思,积极转变航运发展方式,加快水运结构调整。目前水运行业已经将“兴内河、优港口、强航运”作为“十二五”发展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化,为2020年总体实现水运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态势下,国际贸易和航运市场面临新的形势要求和整体结构调整,航运企业如何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李绍德为此开出了一剂六味良方。
  加强战略合作。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加强客户合作,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是加强同业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共同推进市场有序、良性竞争。再次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合作,加强沟通,协同效应,提高效率,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
  加强结构调整。航运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坚持结构调整,对比周期性风险,发展弱周期及反周期行业、避免盲目多元化、加强纵向整合、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经营成本的快速上升,成为航运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航运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管理情况,降低成本,应对挑战。
  加强技术革新。航运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大船低碳,为了适应这种趋势,航运企业要开发适用船型,淘汰落后小船;调整船队结构,适应大型化需要;加强技术改造,实现技术节能。
  加快国际化进程。航运企业应该具备全球服务和设施服务的能力和实力,以满足客户对全球提出的更高实施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航运业是服务业,客户是企业的“上帝”,航运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可靠性,为客户提供从工厂、储运、铁路、港口、海运、港口、仓储、配送以至消费的全程物流服务。
  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
  谢春林认为,在水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提高传统航运行业的发展,更要加快发展包括航运金融、保险、海事工程、航运信息、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服务,促进航运金融要素发展,努力打造常规的国际化航运交易市场,不断提升中国航运的国际地位和品牌。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国际物流中心,航运金融业作为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协调点,是协同推进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业,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重要意义。如发展航运价格衍生品市场,不仅能够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上海航运市场的发展,为航运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方星海表示,根据国务院2009年19号文件中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的要求,下一步,上海将积极创新航运融资方式,积极发展港口融资等金融服务;加快发展航运保险,如船舶保险、海上货运保险、赔保保险等;进一步加强航运保险、航运金融服务营运中心等机构的汇集;加快发展服务全国的航运金融市场,支持和开发更多的航运价格指数,积极有序地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进一步优化航运发展环境,完善航运发展的法律环境、税收环境、监管环境等。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沈晓苏同样认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国际航运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自6月28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开锣上市,推出国内第一款航运金融衍生品以来,欧洲、美西两条航线主力合约持仓量分别达到7万箱和6万箱,主力合约日均交易量达到6万箱和5万箱;开户交易商上千家;会员包括银行、航运物流企业、投资企业等。沈晓苏说,这种模式显然就是高端服务业,是加快开发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了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相融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沈晓苏指出:“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扶持航运要素市场和相关航运产业的发展,继续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船舶经纪、船舶管理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产业链,不断地完善航运服务的功能。”
  煤炭运价衍生品应时而生
  12月7日在上海航运交易所举办的第二届航运交易论坛上,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正式发布,以该指数为基础的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合同也将同步推出。
  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以今年9月1日为基期,首发指数为1000点。指数包含9条航线,分别为:秦皇岛-广州(5万~6万DWT)、秦皇岛-福州(3万~4万DWT)、秦皇岛-宁波(1.5万~2万DWT)、秦皇岛-上海(4万~5万DWT)、秦皇岛-张家港(2万~3万DWT)、天津-上海(2万~3万DWT)、天津-镇江(1万~1.5万DWT)、黄骅-上海(3万~4万DWT)、京唐/曹妃甸-宁波(4万~5万DWT)。
  而同日推出的首个中国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合同目前共有秦皇岛-上海航线和秦皇岛-广州航线两个产品交易品种,报价币种为人民币。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指出,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是中国首个散货衍生品交易日指数,并且只针对中国市场。相比集装箱运价的周指数,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日指数在信息准确度上将有所提升。
  对于下半年的中国航运市场,张页认为,市场较为低迷,虽然不是骤然降温,但会像“温水煮青蛙”般,在浑然不觉中,走势一步步下滑。不过,无论航运市场呈现牛市或熊市,交易需求都将存在,因此,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推出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是必要的,并有益于从困境中寻求希望。
  近年来,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运价波动越来越频繁。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及其交易产品的发布对国内煤炭运输业将起到稳定价格、调节市场的作用。有了这样一个交易平台,各方可以选择通过买入或卖出未来某个时期的航运运价,实现套期保值,以此锁定成本,规避风险。
  张页透露,在相继推出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以及中国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之后,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还将争取推出巴西图巴朗、澳西至中国的国际铁矿石运价的衍生品交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