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秦巴汉水间——十天高速汉中西项目建设纪实(图)

2011-12-21 14: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这是交工验收委员会给出十天高速汉中西项目的评价。日前记者走访该项目,力图客观解析他们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汽车一路穿越风景奇美的大秦岭,来到有着“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从汉中到略阳之间,一条镶嵌在山中的彩带——十天线汉中至陕甘界高速,为这如画的景致平添了许多生气。一路行走,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绿色。从时令上来说12月的虽然已是冬季,而当地的绿色却显得像初春一样蓬勃。 
  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汉中至略阳(陕甘界)段,是十天高速陕西境内四个项目之一,起于城固县谢家营枢纽互通,与已建成通车的安康至汉中段终点相接,路线经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略阳五个区县,止于陕甘交界大石碑。路线全长150.981公里,概算投资133.92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870.6万元,是目前省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其中汉中至略阳段将于近日建成通车。他的建成,将与京昆、宝巴高速公路实现纵向交汇,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及我省高速公路网,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优化区域交通环境,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陕南经济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路线途经汶川地震重灾区,对于加快地震灾区重建进程,拉动陕南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难点变亮点 
  十天线汉中西段项目地处秦岭南坡与大巴山交界处,线路所经区域属典型地形、地貌4类(断陷盆地、丘陵、低山、中山),不良地质现象5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区),特殊地质现象1类(膨胀土)。其中勉县至略阳段属断裂构造发育地区,构造带内岩层极其软弱,岩体极为破碎,山体大多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滑坡、坍塌等重力自然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省内极具代表性。项目所经区域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沿线所经较大支流8处,平原段水网复杂,山区段水系发达,地表水和地下水极为丰富。尤其是夏季汛期短时间强降雨频发,因此做好排水系统和防汛工程对项目安全运营至关重要。项目从上元观至勉县段主要为平原及平原微丘区,多软弱地基和膨胀土;勉县至陕甘界段主要为山岭重丘区,沿线山高谷深,施工便道运输里程较长、路况极为复杂,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环境恶劣,汛期受洪水威胁大;以桥隧为主,全线桥隧比例达到58.41%,其中略阳境内桥隧工程占到线路总长度的89.25%。工期紧,工程量大,雨季时间长,有效施工期短;软基处理、膨胀土、滑坡治理以及隧道围岩变化快等技术难度大。 
  项目完善综合防排水系统,根据陕南地区的气候特点,致力于建立“功能齐备、以排为主、防排结合、便于养护”的综合防排水系统。集中整治挖方段边沟排水,做到边沟反滤层与透水管出口畅通无阻,确保层间水迅速排除;集中整治中分带排水,在涵洞、通道、桥台台背处及时钻孔,将中分带渗水顺利导出,确保路床整体稳定。集中整治桥面排水,在凹曲线底部、超高段零边坡点附近增设水篦,减少桥面积水;集中整治路肩排水,根据路段平、纵坡率及汇水量大小,增设急流槽、延长排水沟,充分发挥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整体功效。对土路肩实施包边硬化,有效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基础被掏空现象,确保路床长效稳定。边坡防护方案在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将路基边坡放缓,采用植物防护,既节约了投资,又美化了环境。 
  同时,对填方路基分出类别,在邀请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订了基本的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分别采用挖於换填、桩基处理等不同方案。对于软土厚度小于3米的采用换填法,用机械或人工挖出软土,检验基底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再用汉江原级配砂砾或石渣回填;对于软土厚度大于3米软基,采用粉喷桩或碎石桩进行地基加固;对于结构物基底湿软地基,采用砂砾换填或同标号圬工换填保证了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消除基底沉降对路基及结构物的危害。 
  路线所经区域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为56%,沿线土地、大气无污染,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将该项目建成生态环保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项目坚持“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护,施工后最强力度的恢复”原则,坚持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实现了公路建设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目标。 
  融入大自然 
  汉中西项目位于秦巴腹地,地形复杂,线路临近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一条风光秀美的低碳、环保示范路,意义重大。管理处自项目开工以来就提出建设低碳环保项目理念,致力于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与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示范工程目标,维护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做到公路建设与周围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 
  项目在路基、桥隧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植被,隧道进洞采取“零开挖”,杜绝大刷大挖对洞口植被造成破坏,以减少施工痕迹;在工程弃渣治理上,做到限期清理河道弃渣,加强弃渣(土)场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尽量把弃渣用到工程上,通过表面覆土有效恢复植被。聘请有资质的水保监理、检测单位对全线水保项目、弃渣场进行规范、监测。路面施工积极开展钢渣废物利用、粉煤灰基层和排水、橡胶沥青路面新技术等试验段施工。房建工程采用中水系统以及LED高杆灯,做到节能减排,创建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机电工程在特长隧道采用LED灯照明技术,在中短隧道采取分级控制照明,尽可能对外场机电设备采用太阳能供电。绿化设计以植被恢复为主,适当突出美化亮点、设计自然灵活,因地制宜,尽量采用当地的乡土物种,让恢复植被后的公路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回归自然,人工痕迹不明显。交安工程采用太阳能警示灯等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项目开展了《秦巴山区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关键技术研究》、《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滑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及标准研究》、《梁式桥梁减隔震技术及设备应用专项研究》、《高温多雨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以及《隧道车辆感应式照明控制系统研究》等课题研究,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科研有效解决施工、运营技术难题,为全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提供宝贵经验和全新管理理念。 
  节约而高效 
  为抓好投资控制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处先后出台了《十天线汉中西项目投资控制及厉行节约实施意见》、《十天线汉中西项目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以及《十天线汉中西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投资控制的制度、办法。严格按照省厅和集团公司《变更工程管理办法》、《变更实施细则》等规定来加强变更管理,确保变更程序规范、合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认真审核,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优化,尤其是对不良地质、滑坡等重大设计方案进行慎重研究,确保每个方案最佳,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造价。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工程节约方面,得了良好的效果:路基砂砾填料优化为灰土,费用减少2416万元。填方路基高度低于3米的取消拱形骨架防护改为植草排水,费用减少200万元。互通立交区内取消下边坡防护,堆填弃土绿化,优化景观费用减少200万元。路面工程取消复合式短路基滑动封层、桥梁SBR改性弱化沥青防水层,费用减少539万。交安工程中减少桥梁中央三波钢护栏立柱,费用减少724万元。绿化工程对大规格树种调整成小规格,去掉山区段的刺篱,立交区方案优化等,减少费用1932万元…… 
  同时,管理处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有效融入项目日常管理,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广泛开展廉政建设各项主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及时与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建立反腐倡廉三方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尤其是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先后制订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施方案》、《防控等级评估办法》、《等级划分的标准》以及43个重要岗位的《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表》,成为集团公司系统的廉政建设示范点,树立了风清气正的项目管理形象。 
  两年多的呕心沥血、同心协力、勇往直前、挥汗如雨,迎来了今天收获的时节,放眼汉中大地,美丽的汉中至略阳高速公路正在敞开怀抱,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行,展现出一幅壮观的山水长卷,成为带领沿线群众走向希望、走向明天的致富坦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