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里的通村公路修得省 每公里少花10万元

2011-12-21 14: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2月20日上午10时,资中县顺河场镇曹古坪村。已现公路雏形的沿江22公里长的道路上,1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压路机和10多台转运车正忙碌地来回穿梭。“一定要赶在春节前把这条路彻底修好,给全村的群众一个交代。”曹古坪村支部书记李洪华说。     
  李洪华所指的这条通村到户路,在曹古坪村2000多村民眼中已期盼了多年。而像曹古坪村这条通村公路一样,2010年顺河场镇开展通村公路“攻坚战”,本月末村通工程将百分之百完成。     
  在修建的过程中,该镇的所有新修通村路多了个外号资中县“高性价比通村公路”:在地处偏远、标准合格的情况下,实现了每公里水泥路面30万元的造价,比当地正常造价低了约10万元。       
  痛定思痛的“通村攻坚战”     
  “山高、沟深、路难行,是顺河场镇的特点。”该镇党委书记孙永全介绍,塔罗科血橙、黄金梨、薄皮核桃、枇杷,是顺河场镇的传统优质水果项目,因交通“老大难”问题,该镇产业发展一直受到限制。曹古坪村五组71岁的李明洪对此深有感触:“开始都还有老板来收。因为转运的人工费太高,后来老板干脆不来了,果子只有烂在地头。”     
  2010年开始,顺河场镇党委政府将通村道路作为民生攻坚工程来抓。按照这项“攻坚战”的要求,4年时间内,全镇有150多公里的村道建设目标。     
  “对于一个乡镇来说,100多公里长的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对此,顺河场镇镇长邓俊秀解释说,除了顺河场镇村民居住分散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是要实现通村道路全覆盖,还要实现通村民小组基本覆盖,最终目标是修到每家门口。”     
  截至目前,顺河场镇已完成103.7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实现了村村全覆盖。     
  “接下来,是将通村公路延伸到底,打通到每个村民小组和每家每户。”孙永全说。     
  造价低成就修路快     
  “在内江,由于地势偏远,顺河场镇在通村公路建设上属于起步较晚的。但是在修路速度和"通达深度"上,顺河场镇是领先的。”孙永全说。     
  李建忠是主抓顺河场镇公路建设的工作人员。在李建忠看来,这里面的“奥妙”在于“造价低”造就了修路快。     
  按照国家政策对于农村通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每公里补助19万元,验收合格奖励1万元,其他差额自筹。“再加上工程外包利润、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我们测算过,当地一条公路修下来,基本上每公里的成本至少在40万元以上。”李建忠表示。     
  而翻开顺河场镇的公路建设账目,每公里算下来,成本只在30万元左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这低造价是如何实现的?     
  “除了技术、设备等不可或缺的因素外,所有工程施工,由镇里统一出面协调,坚持不外包。其次是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广泛参与自建,人工费用基本上不用出什么成本。”李建忠介绍,与此同时,镇里还统一出面与境内的砂石老板、水泥厂商等协商、谈判,“基本上以成本价买得了修路急用的建材,毕竟路修好了,他们也跟着受益。”     
  “这样一来,修公路的利润就被成功地"砍掉"了,有效节约了成本,成为县里的"高性价比通村公路"。”孙永全说:“成本降低了,就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激发了村民修路的积极性原因很简单,村民投钱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     
  “根据每个小组的路况和地理条件不同,每人分摊的费用三五百元不等。但群众积极性非常高,基本上没有阻力。”张家祠村党支部书记王开国表示,该村已经完成了水泥道路通村、通组的既定目标。    
  张家祠村六组在外打工的曾志明,不仅劝动父母参与集资3000元,和村里一起修通了通村、通组的水泥道路,还自出10000元,将水泥路面铺到了自己门口。“路修好了,什么都方便了。”曾志明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