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硬碰硬”

2011-12-16 10:5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4日,商务部宣布,将于未来两年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奔驰、宝马、本田的美国公司等企业。   而就在两周前,“光伏”产业也进入美国的调查名单之中,美国正式对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双反”调查。
  两起贸易救济案件中,涉及到的光伏产品和汽车都是中美两国重视的核心产品,个中寓意,耐人寻味。短短几个月,美国将中美的“肉鸡”争端诉诸WTO,商务部启动美国可再生能源的贸易壁垒的调查,颇有“礼尚往来”意味的中美经贸摩擦“火花”不断。
  “在征收双反税的两年内,所涉及的美国进口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会被逐步挤占。”15日,民族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曹鹤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同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宇告诉导报记者,当前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长期来看,中国应实现出口结构转型。
  美系车在华市场份额或遭排挤
  商务部公告显示,对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克莱斯勒集团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美国国际公司、宝马美国斯帕坦堡工厂、美国本田制造有限公司及美国本田有限公司、其他美国公司征收不同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当前美国、欧洲等地区经济低迷,面临经济增长压力和就业压力,国内经济不景气已经加剧了政治和社会矛盾。打压中国出口成为美国政府释放国内压力的一种途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抬头迹象。”张宇分析说。
  汽车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此举击中了美国的软肋。“以前在贸易摩擦中,中国一般只针对比较冷门的行业进行对抗性的征税,但是此次直指汽车业,中美贸易摩擦或将进一步扩大。”曹鹤分析。
  事实上,我国对外贸易的确面临不少困难,贸易摩擦日趋增多。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遭遇了全球16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的60项贸易调查。
  对于美国进口汽车的影响,曹鹤表示,此次商务部制定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税率并不低,若转嫁给消费者,美系车的竞争力将减弱,部分消费者可能转向国产车。同时,产自欧洲或日本的同类车型将从中受益。“以奔驰为例 ,商务部并未规定对德国出产的奔驰车征税,奔驰车的目标客户群完全可以购买德国奔驰车来替代美国产的奔驰。在长达两年的征收双反税过程中,其他国土上生产的豪华车会将美国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挤掉70%到80%。”
  “对2.5升以上的进口车征收双反税跟我国的国内政策相一致。一方面,我国鼓励小排量汽车。同时,一般车船税实行递增税率,排量越大税率越高。2.5升排量的汽车进口量较大,对此征双反税产生的影响较大。”曹鹤解释说。
  摩擦存扩大趋势
  光伏产业贸易纷争刚刚有所平息,此次征收双反税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不得已的回应”,利用规则回击来自别国的贸易救济。张宇也对此表示,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质意义 ,对美国较为敏感的汽车行业征双反税,只是中国对美国打压行为的表态,究竟征不征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商务部就公告了对美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决定。5月5日,商务部公布《关于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的最终裁定》,14日的公告是之前“动作”的延续,进一步明确了征收数额。
  “该政策已酝酿一年多,并不是仅仅针对光伏产业的双反临时制定的政策 。” 曹鹤表示,虽然命中美国痛处,但是中美双方不会就此回到谈判桌上。美国会采取其他贸易救济措施,或结合经济、货币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抗。
  曹鹤表示,下一步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范围将会继续 扩大,与之相伴的将是打击面的增大,一旦波及就是整个产业。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去年年底,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中国已成反补贴调查的最大目标国。
  张宇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贸易摩擦仍会比较多,短期内尚无更好的解决办法。就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快出口结构转型的步伐,把出口的价格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增强对外贸易的谈判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