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谋发展 对外贸易创佳绩

2011-12-14 15: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十年来,天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人才优势,坚持“开放、放开”的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进出口额逐年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进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主要标志体现在五个方面。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进出口不断跃上新台阶。入世十年间,本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外贸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进出口总额接连刷新纪录,连续登上4个百亿美元台阶。从外贸出口看,2001年出口额为95亿美元,还不足百亿美元。2002年入世后第一年,就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2007年、2008年出口连跨200、300和400亿美元大关,达到422.3亿美元的历史峰值。随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虽然外贸出口有所回落,但到2010年仍比2001年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15.6%。从贸易进口看,2001年进口额为86.9亿美元,2002年登上百亿美元关口, 2004年、2006年、2010年进口连上200、300和400亿美元台阶,达到446.8亿美元,是2001年的5.1倍,年均增长20%。
  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由初级走向高端。入世十年间,本市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升,尤其是具有较高技术资金密集度的机电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34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93.2%,比2001年上升了6.6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25.8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6.9%,比2001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我市机电产品出口262亿美元,是2001年的3.9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9.8亿美元,是2001年的4.3倍,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主要出口支撑点。
  在出口商品不断优化的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得到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所需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国内短缺的资源类商品进口增幅较高。2010年,全市机电产品进口265.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5倍,占进口总额的59.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39.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3倍,占进口总额的31.2%。目前我市进出口贸易已逐渐步入出口高附加值商品增多、进口以机电和高新技术商品为主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贸易伙伴日益增加,外贸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入世十年间,本市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市场,贸易伙伴不断增加。2010年,与我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10多个,比2001年增加了25个。在继续深度开发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借助引资市场调整搭建的桥梁和平台,积极开拓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达到传统市场有所减缓,新兴市场继续提高,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多元发展”的市场布局成为天津加快提升内力,促进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的有效手段。2010年,对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比2001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对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比重却提高了7.2个百分点。
  贸易主体多元发展,一批自主企业崭露头角。入世十年间,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本市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不断降低外贸准入门槛, 外贸主体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稳定增长,民营等非国有内资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并驾齐驱的格局。2001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仅为301家,到2010年已经发展壮大为15366家,增长了50倍。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64.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5.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0.5%,比2001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市比重由2001年的2.2%上升到2010年的14.4%,在全市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本市外贸不仅追求“全面发展”,更加追求“创新发展、自主发展”。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过亿美元的企业有115家,其中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达到57家。天津钢管、天服三悦、金锚等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以技术、品质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外贸的快速发展。
  贸易方式灵活多样,外贸领域空间不断拓展。入世之初,在国家鼓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指导思想下,随着生产性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增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扩张,加工贸易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2001年出口比重已达63.3%,而一般贸易只占35%。近年来,积极引导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实现由被动、低效贸易方式到主动、高效贸易方式的不断调整转变。2010年,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比重达37.6%,比2001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比重为55%,比2001年下降了8.3个百分点。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6.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13倍。目前,我市己形成了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竞相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共同推动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局面,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我市对外贸易领域。
  入世十年来,本市对外贸易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对我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达到28.6%,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比2001年增加2.7个百分点。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外贸规模比较小,发展速度比较慢,贸易结构还不尽合理,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因此,加快外贸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