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将自建大型运输队

2011-12-11 16:1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赵楠
    12月7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再放猛炮。他表示,京东商城将组建大型运输车队进入干线和支线物流运输市场。
    刘强东称,5年来,京东商城换了60多家合作伙伴,没有一家能够满足速度、准时、费用和服务品质综合要求的,并表示希望通过自建大型运输车队够解决物流远程运输需求。
    真的是因为现有物流条件无法满足,才进行自建么?
    这要从刘强东对京东商城的定位看起。事实上,刘强东一直把京东商城视为一家技术营销公司以及一家B2C物流公司。
    电子商务的本质在零售,京东要追求的价值在,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化的零售服务,并通过整合端到端的供应链环节,提供物流服务。简单来说,就是要更高效的把商品从供应商处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
    而说到底,物流是完成端到端的货品运输,而技术体系是帮助其完成端到端的控制流程。
    在技术研发方面,京东已在研发人员上投入1000人,研发费用超3.5亿元,并正在建设两个研发中心。在明年,京东研发队伍将超2000人,服务器数量将增至5000个,并拟于2012年5月实现云计算平台。
    在物流投入方面,京东已实现177个城市的自配送,自有物流配送比例占70%。到明年,京东自配送城市将增至350座。此外,京东将建立6座亚洲一号仓库。
    刘强东对物流的布局从2008年开始,是时,京东商城已完成对3C品类的布局。
    刘强东认为,在未来3~5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信息化物流将是京东商城最核心的竞争力,而不是货品。在另一方面,刘强东判断,传统的物流公司、国美、苏宁等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百货仓储,都不容易对京东构成足够的威胁。
    刘强东曾把现存在的物流模式分为C2C、B2B、B2C三种。
    C2C物流,如国内的邮局、快递公司,多点对多点,每个点既要收货也要送货,呈网络状,市场已有一些数量,但网络状的物流,干线、支线交叉节点多,管理难度大;B2B物流,如国美、苏宁,从供货商到仓储,从仓储到门店,但需要消费者到门店自提;而B2C物流,一点对多点,呈放射状,从仓储到消费者家中,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需的,而市场整合需要大量资金,具备一定门槛。
    刘强东对物流的整合从B2C物流开始,他认为,C2C、B2B的物流方不会轻易做B2C物流,因为要承担巨额的物流成本,要招聘大量的人员并培训,并打造一个全新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包袱不容易甩掉。
    目前,苏宁投入的B2C物流,只有12%的旧有物流体系利用率,其他的88%都要重新打造。此外,物流行业的毛利率为30%,而净利率只有百分之几,对管理的要求很高,大的企业也不会愿意进来。
    而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庞大包裹量,B2C物流很难养活。这使刘强东笃定京东自建物流将为其带来远超于自有商品买卖的更大的市场价值。
    据了解,目前京东客单价450元左右,每单配送成本5.2元,至少在上海、北京地区,配送成本只占营收的1.15%,异地配送成本2%左右。而相比之下,当当网客单价120元,配送成本占12%,异地配送成本8%左右;而此前有未经证实的传言称,凡客的物流成本占30%。
    而此番京东商城对干支线物流的涉入,从另一种方面可看作是,京东商城B2C物流向上沿B2B物流的整合开始。
    如今,京东商城的物流价值也正在体现。半月前,京东商城对单次39元以下购买商品开始征收5元物流费。即使在已靠交易规模效应来摊薄成本的京东,39元的客单价中,也有13.3%要交给物流。
    有分析人士预计,这是京东商城物流体系面向第三方开放的开始。在买入卖出的产品模式之外,物流体系的开放或将是京东在未来的又一个增长点。而物流的巨大优势,也将带动京东商城往B2B2C平台模式的转型。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一单一递”的物流模式效率太低,而未来的电子商务将是快递+超市+物业的组合模式。不久前,顺丰快递与深圳7-11超市进行低调合作,打通物流与零售渠道。在将来,快递+超市+物业的庞大体系能否建成,它又将会被谁来率先搭建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