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路网内联外放 盘活区域发展

2011-12-1 11: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辽宁交通路网建设义不容辞地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内联外放”式交通路网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不但盘活了省内经济建设,还有效拉动了周边省区开放发展。 
  内联,联出一片开发热土 
  “十一五”期间,辽宁确立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两大发展战略,交通路网建设成为保障这两大战略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 
  2009年,滨海公路建成通车,这条1443公里的公路串联起辽宁沿海七市、大小40多个港口。 
  围绕这条公路,辽宁整理出大片工业用地,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个开发园区沿滨海公路有序布局,集聚效应明显。 
  今年10月,连接沈阳和本溪的区域公路——沈本产业大道建成通车,沈阳至阜新的沈阜开发大道、沈阳至彰武的沈彰开发大道也将相继竣工通车,这些连接线路是积极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将使沈阳与周边重要经济廊带连为一体,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据统计,2010年,辽宁实际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沿海六市实际利用外资达132.3亿美元,占全省总数的63.8%,沿海经济带正逐渐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辽宁全省拥有高速公路3300公里、普通公路10.1万公里,92%的陆地县(区)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络构筑起省内“3小时经济圈”。 
  外放,放出一片广阔天地 
  辽宁东临黄海,坐拥渤海,有大小港口40多个,是我国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唯一的出海大通道。相关数据表明,东北经济区对外贸易85%以上的份额通过港口运输完成,辽宁航运在东北振兴中发挥着“主通道”的作用。 
  作为港口的有力支撑,辽宁在不断完善各主要港区集疏运通道的同时,重点建设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大通道,为辽宁腹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海上门户。 
  即将通车的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起于桓仁县境内辽宁与吉林交界的新开岭,止于丹东古城子立交,与沈阳至丹东、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96.617公里。这条路拉近了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丹东、庄河、大连和营口港的时空距离,扩大了边境口岸的港口腹地,是吉林、黑龙江两省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该路建成通车后,运输能力将比现有的201国道提高10倍以上,将进一步提升丹东港的集疏功能,巩固大连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助推东北腹地经济快速发展。 
  沈阳至山海关、沈阳至四平、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是东北区域进京入关的三条主通道,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朝阳至赤峰、彰武至通辽高速公路为蒙东地区提供了快速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沈阳至抚顺(南杂木)、抚顺至通化高速公路,将对推进辽宁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加强吉林与辽宁的经济社会联系起到重要作用;正在建设的辽阳至开原高速公路,将为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地区通往沈阳、大连以及关内地区提供一条新途径,使黑、吉、辽三省经济往来及区域合作更加密切,进一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省际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把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从广阔的时空领域会聚起来,有力推进着辽宁工业化、产业化发展。 
  辽宁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铁民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辽宁全省公路总里程将达1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80公里,高速公路规划新增2000公里,到2015年年末,全省高速公路达4500公里,力争达5000公里,形成“内联外放”的路网格局,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和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姜昌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