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东盟崇左看 凭祥放手大胆干

2011-1-21 15: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启动实施,“南疆国门第一城”――凭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历史机遇。 
  作为广西面向东盟对外开放的龙头,凭祥被纳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功能组团和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规划,由此驶上开放开发、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凭祥荣获“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市、区)”和“2009年度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市、区)”、“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市(县、区)”、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5年荣获“广西平安建设先进市”;对外贸易实现两项“全国第一”、8项“全区第一”,贸易总量占广西的接近1/4。
  思想大解放、思路大开拓、谋划大手笔、探索大创新、促进大发展,凭祥大干实干,在“十一五”收官之际,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打好“东盟”牌子,做足“边境”文章,实施大开放大合作,发展大贸易大物流
  打好“东盟“牌子,做足边境文章,舞起大开放这个“龙头”,对处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交流最前沿的凭祥而言,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在能量,才能更有作为,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认为。
  凭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围绕“把凭祥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的发展新定位,把“实施大开放、大合作,建设大通道、大口岸,发展大贸易、大物流,实现大跨越、大突破”作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旅游、边境加工、物流产业。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大市场,着力把凭祥打造成为“沿边对外开放的门户,中越跨境合作的平台,连接陆路东盟的通道,南新经济走廊的节点”。
  作为市委的头等大事,凭祥市把综合保税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心,主要领导亲自靠前指挥,主动上门进行“保姆式”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多渠道广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全面完成了卡防屯(含咘沙屯)整村搬迁、卡防屯安置点建设,实现了整体搬迁、平安搬迁、和谐搬迁的目标。2010年,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一期工程各项任务均全面完成,即将封关运营,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国际贸易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基础工程已经全面启动,连接浦寨-新清、弄怀-谷南、叫隘-那行等边民互市贸易点通道项目和推山填沟造地工程均已开工建设,争取用1年左右时间把友谊关、浦寨、弄怀周边范围16座山坡推平,使现有面积从4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建成与越南互通互连、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自由贸易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一个现代化物流大基地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而保税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引擎和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日益突显。
  2010年8月11日,总投资50亿元的集红木、旅游文化开发、加工、展销、服务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中国红木文化城正式动工,把现有的红木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集散地,将红木产业引向“高品位、精深加工”。
  2010年6月,凭祥分别与浩亿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海国能经贸有限公司签下了凭祥东盟风情园和凭祥弄怀商贸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17亿元。
  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凭祥签下53.21亿元的投资大单。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考察凭祥,对红木加工产业、休闲项目以及东南亚小商品商贸等产生投资兴趣。
  2010年,凭祥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5.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亿元,人均GDP居广西前列。尤其是对外贸易成绩喜人,2010年凭祥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40.63亿美元,占广西外贸总额177亿美元的22.99%,居广西第一;凭祥口岸水果进出口101.87万吨,占全国水果进出口总量约560万吨的18.19%,居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成交额完成264亿元人民币,其中边境贸易进出口成交额完成200亿元人民币。
  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凭祥市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统筹推进凭祥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迅速提升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推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说。
  2010年7月,凭祥首先圈定凭祥镇、友谊镇,规划建设卡凤新区、红木文化城及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区、田心商业中心区、大壮新区、大弯新区、板透新区、礼茶综合改革试验区八大实验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城乡一体化试点。
  到2015年,将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城区面积由4.8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达8万人,城镇化率达80%以上。
  到2020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社会管理等6个“一体化”,城镇化率达90%以上,建成广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彻底转变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八大片区的建设,在每个片区都布局有产业项目,通过促进城乡三次产业有机融合,确保农民安置下来的同时,马上能解决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下一步,凭祥将逐步推进凭祥市户籍改革,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争取2012年年底前,在城乡一体化第一期工程八大片区范围内试点,全部实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同时,将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如计生、民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的衔接和连续性等。
  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建好边关特色名城
  如今,当你来到凭祥,城区主街道路面沥青化,路面不见一块烂砖、一个不平整的井盖;管线下地,城区没有电线杆和“蜘蛛网”电线;城市主要路段绿树成荫;城区内的主要山体、标志性楼宇、河道综合亮化。
  “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崇左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为凭祥的城市发展开出了良方。
  依托凭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城市风貌改造中,凭祥市采用“一街一景”的设计规划理念,城区每条街、每座桥、每栋楼都赋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主题。粉墙黛瓦青砖的中式风格、纹图雕花的越南法式风格……如今的凭祥城市风格独具特色,南国民族特色突显。
  “凭祥走出了一条城市风貌改造的成功路子,是全区城市风貌改造的一个典范。”自治区建设厅如此肯定。日后,凭祥还将打造壮族文化一条街,特色酒吧街……
  没有走“千城一面”的路子,凭祥的城镇特色化,成为了促进发展、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内生动力。
  凭祥因友谊关而闻名,如今,这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2010年,凭祥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接待旅游总人数2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8.68%;旅游总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85%;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人数达4.76万人次,比2009年全年办证人数1.9万人次翻了一番多。
  友谊关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酒店建设在2010年突破性发展,市区内已有3家四星级宾馆,五星级酒店争取今年6、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建设越南乃至东盟客商到凭祥的跨国购物天堂。
  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作出新示范,创新社会管理
  在广西县级市中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镇镇通公交班线目标;率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率先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率先建立信访救助基金;率先对屯级党支部全体成员按月进行补贴;率先在广西成立首支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
  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创新,边关凭祥备受瞩目,作为广西唯一的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承担起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先行探索、作出示范的重任。
  创新社会管理,凭祥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建成广西性能最强、覆盖面最广、功能最全的“天网”工程,实现城乡重点区域全覆盖。搭建人民群众“减压平台”,建设市群众诉求接访中心。全面推行政法部门包镇、政法干警包村制度。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市、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部级检查组的最后检查评定。成立广西首支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创新推行村村有护边员、边境通道和便道有“路长”的“路长制”,边境管控工作有效加强。狮子山社区女子帮教队长年义务帮教社区内的吸毒出所人员、刑释解教人员,被授予“全国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荣誉称号。实施军警民大联防,凭祥建立了边境一线—各口岸、互市点—市区的军警民联防三道防线,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表示,凭祥将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整体推进,为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手段和机制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作出新示范。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真抓实干
  ——凭祥市委书记谭丕创谈“十二五”开局创新发展
  笔者: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开发合作不断深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凭祥的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谭丕创:我们具备了“六大优势”:一是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即将封关运行,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国际贸易将迎来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面启动,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把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一区两国”先行先试的跨境合作示范区;三是友谊关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加快推进,跨境旅游有望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国家级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和区域调整正在有序推进,凭祥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将进一步优化提升;五是凭祥“十一五”规划全面完成,南宁至凭祥高速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发展的热情高涨,凝聚了一批能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笔者: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凭祥将怎样谋好这个开局?
  谭丕创:打好“东盟”牌子,做足边境文章,深化开放合作,扩大外贸规模,提升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擎;统筹城乡发展;壮大物流产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建好边关特色名城;拓宽商贸渠道,培育跨国购物大市场;升级旅游产业,构建跨境旅游大通道,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
  完善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开工建设中国-东盟(凭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占地将近500亩,投资将近30亿;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二三期规划调整,推动二三期工程实质性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凭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建设水果交易中心、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货物仓储配载中心、商业金融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打造农副产品物流航母。
  笔者:大好机遇,全新挑战,凭祥干部应该怎么干?
  谭丕创:要创造性开展工作,体现出凭祥发展的“大思路、大规划、大手笔、大措施、大效果”。要敢于突破“不可能”的思维定势,不为“干不成”找借口,只为“干成事”想办法。树立“敢争第一、敢为人先、敢于负责”的“三敢”理念。凭祥优势在“边”,特色在“边”,发展潜力在“东盟”,出路也在“东盟”。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打好“东盟”牌子,做足“边境”文章,着力把凭祥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
  本版文字统筹:覃世默 陈峰 张扬 黄聪 摄影:庞立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