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渐向“稳增长”倾斜

2011-11-8 6: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分析人士认为,在物价见顶而经济尚未见底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的“微调”正在进行,即由前期的控制通胀向稳定经济增长逐渐倾斜。
汇丰银行同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为51.0%。两个PMI数据的差异可能缘自调查样本的不同。汇丰的样本更多的是中小企业,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样本更多的是中大型企业。总体来讲,两个PMI的数值均略高于50%的景气线,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仍处于潜在增长区间。从发电量等其他经济监测指标看,目前经济增速回调仍在进行中,但并不剧烈,当前似乎不宜对经济增长过于悲观。
从PMI分项指标看,10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最为明显,反映出外需放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拖累。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为我国稳定物价提供了有利条件。出口订单的回落可能增加国内商品供给,也有利于物价走稳。
物价见顶,而经济尚未见底。从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来看,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很可能低于9%,物价涨幅则有望回落至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宏观调控的政策侧重似乎已经发生变动。
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近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思路。会议提出,要对宏观调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局面,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会议同时要求,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总水平。从具体手段看,未来一段时间将着重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落实价格补贴和低收入保障等,再度动用货币紧缩等需求调控工具的空间已经不大。
相关部门近期出台了诸多“利好”措施,例如,出台“十二五”扩大消费工作意见,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从10月PMI数据看,小型企业生产指数上升至50%以上,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低于50%的不景气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期的政策措施逐步收到效果。未来如果不发生新的不确定事件,财政政策仍有更加积极的空间。
为了把握前瞻性和灵活性,宏观调控政策在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调整应为题中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基调的转变,尤其是在货币政策领域,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维持稳健基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定向宽松的倾向可能更加明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