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折射钢贸企业文化趋向

2011-11-8 5: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研究员 禺心
    钢贸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员工“跳槽”频繁是不少企业老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跳槽”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接受。涉及到“跳槽”的原因,说简单确实很简单,无非是主、客观矛盾激化而导致的;说复杂也真够复杂的,如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般,各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事实上,“跳槽”折射出了钢贸企业文化趋向。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跳槽”没有对与错
    我们知道,“跳槽”不是人才流动的全部,它不包括企业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岗位调动和职责变更,仅仅指企业人才以各种形式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而钢贸行业“跳槽”极大多数是业内的流动,往往是在不同的企业里干的还是老本行。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里,特别是在以营销文化为核心的钢贸行业中,“跳槽”意味着为引进企业增添了新的人力资源,而使流失企业失去了一部分资源。按照传统思维模式来作判断,受到伤害的一方,显然是人才流失的企业。因此,一旦企业发生“跳槽”事件,受责备的一方往往是“跳槽”的员工。特别是有“挖墙脚”故事的“跳槽”员工,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对此,笔者很是难以苟同。
    俗话说: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跳槽”并非事关单一的个体,还包括另一方——即个体原来所在的企业。倘或双方选择不一致,可能有一方会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包括启动司法顺序,让第三方提出尽可能对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
    从目前情况看,影响“跳槽”的因素有很多,握有主动权的可能不在员工这一边,而在企业这一方。企业认为没有理由和义务,花钱养不出效益的员工。反过来说,员工也没有理由为了企业而放弃自我发展的需求。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跳槽”,纯粹有员工自我的考量。放在台面上的说辞相当漂亮,多为与企业发展的价值趋向不同而造成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开心”。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3个字,个中包含的内容因人而异,极其丰富多采且会有多样性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其中,与企业文化不协调、不和谐,也是“不开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当一个企业的机制、企业文化不被员工认同时,就会产生“不开心”,随着时间的推延,这样的“不开心”可能滋生众叛亲离的离心力,员工“跳槽”的概率就会升高。据此,笔者认为:“跳槽”是企业和个体双方造成的,也是企业和个体认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一个萝卜一个坑个体与企业合适就好
    钢贸行业在我国仅有三十来年的历史,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这样的视角看“跳槽”,“跳槽”有对与错,过错也不一定全在员工这一边。
    我们应该看到,钢贸文化是钢贸企业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往往会在企业活动中真实地反映出来。同时,它会在企业员工(包括老板)中形成一种习惯,又化成了员工自觉的言行举止。这些“形成”和“化成”的要素,又会反作用于员工(包括老板)的一言一行上,成为企业所有人的行为规范。可以这么说,“跳槽”就是因为员工与企业文化差异发展到不可挽回时发生的。既然如此,“跳槽”在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情况下,那就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了。“跳槽”就是个体与企业不合适引起的,那么“跳槽”后只要合适,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个体就能在这个合适的企业里安营扎寨了,合适就好。
种什么树苗结什么果“跳槽”是由因生的果
    钢贸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有缺陷的,但在利益驱动下,缺乏秩序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比较分散等等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又会转化为灵活机动和多样性的优势。这就要求员工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强,而一些转不过变化这一弯头的员工,一旦感到适应不了企业发展节拍时,就有了“跳槽”的动因。一些有能力的员工在与老板意见相左时,也会选择“跳槽”。
    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的推出和钢产量不断攀升,钢贸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钢贸企业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修订企业发展规划,调整企业经营布局,把开在各大钢市的门店作了部署,总部进驻大型商务楼,并在经营中关注电子商务的盘面,加强网上操盘手的培养,使企业进货渠道变单一地从钢厂订货为网上进、出货,抵销市场长期倒挂行情的压力,赢得立足市场的一席之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网上销售大行其道,传统跑工地和电话销售的员工受到了挑战。因此,在成批钢贸企业转型的时间段里,一些习惯于传统贸易的员工就有了“跳槽”的压力,原有企业不再合适自己的专长,就得另谋出路,寻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
    “跳槽”事关个体和企业,当然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有的员工在企业转型中,觅得了商机也会另有所图,这也是一个常见的“因”。一般来说,员工在为企业付出的同时,可以毫不讳言地说,还有自我发展的需求。自我发展有两层含意:一指有自我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需求,二是有发挥更大人生价值的需求。当原有企业能满足这两个需求时,员工会安心工作,不会有“跳槽”的念头。当企业满足不了这一需求,又有其他企业能提供满足自我发展需求机会时,一般都会选择“跳槽”,或接受高薪受聘于新企业担当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或另辟蹊径闯一番自己的事业。“跳槽”这一“果”,实际上就是由企业和个体双方种下的“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跳槽”促进双方实现自我提升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钢贸企业发展的历史较短,至今还没有行业自己拥有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人才基地,各大院校均无钢贸系,招来的员工大多数是没有专业知识的,真正能放到岗位上发挥作用的几乎没有。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培训员工。因此,在招工中能招到业内“跳槽”员工时,就出现了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情况。在招工中,钢贸企业特别看重有从业经验的人,不会因“跳槽”而影响受聘。同时,企业在培训新员工上岗过程中,人力、财力都有一定的投入。
    鉴于这样的现实,留住一个老员工的成本,远比培养一个新员工的费用少得多。企业会从整体性原则出发,纵观全局,采取措施,留住老员工,使人才流动的方向、结构、层次能够跟上整个系统的变化和优化,并借鉴大型企业文化来充实、提高现有企业文化的层次。为此,企业会在淘汰一批绩效差的员工的同时,采取激励、协调、信任等等用人方面的措施,尽可能地留住有用人才。
    据调查,如果企业文化随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优化的话,如果激励、协调、择优上岗等工作做到位的话,至少有90%的“跳槽”员工会留下来,继续为企业效力。为此,一些钢贸企业为了留住有用人才,丰富和扩大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包容度,在“四个加强”上作了有效的探索:一是加强人才引进机制,发现企业所需人才,就会全力以赴;二是加强招聘、培训、评聘、使用、考核、奖励、待遇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建设和落实;三是加强竞争上岗、岗位交流的机制和人才培养;四是加强科学考评和分配制度。在“四个加强”中,各钢贸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以和谐为基调,不断微调用人政策,以创新的钢贸文化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用工制度。
    近年来,经受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钢贸企业,行业用工制度优化已折射出日趋成熟的钢贸文化。
    钢贸企业种种创新的经营模式,为员工自我发展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在遏制员工频繁“跳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反映了时代创新的风采,又使大多数企业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